[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心胸外科手术的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7724.4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陶奇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手金钟手术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心胸 外科手术 手术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心胸外科手术的手术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人工瓣膜植入微创化手术时,使用普通手术刀划开组织以建立通道的临床操作方式对于瓣膜植入位置的判断比较困难,也不利于出血控制器械和人工瓣膜植入器械配合的技术问题。所述手术刀包括手术刀片、连杆和手柄,所述手术刀片与手柄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设有与其轴向一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与出血控制器械或/和人工瓣膜植入器械的径向尺寸相适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心胸外科手术的手术刀,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心胸外科手术术式的发展,手术趋向于微创化。过去所施行的人工瓣膜植入常规术式是开放式手术,创口大,恢复期长;现在多采用微创化手术,在施行微创化手术时,需要首先切开组织以建立一个能够到达瓣膜植入位置的通道,然后再进行植入手术操作。目前,使用普通手术刀划开组织并建立通道,该临床操作方式对于瓣膜植入位置的判断比较困难,也不利于出血控制和植入器械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心胸外科手术的手术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人工瓣膜植入微创化手术时,使用普通手术刀划开组织以建立通道的临床操作方式对于瓣膜植入位置的判断比较困难,也不利于出血控制和植入器械配合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心胸外科手术的手术刀,包括手术刀片、连杆和手柄,所述手术刀片与手柄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设有与其轴向一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与出血控制器械或/和人工瓣膜植入器械的径向尺寸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手术刀片向外凸起于连杆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与手术刀片连接一端的端部设有尖刃。
进一步地,所述手术刀片与连杆背向凹槽一侧的侧面连接,手术刀片的刀刃背向所述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连杆背向凹槽一侧的侧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连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出血控制器械包括电凝器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连杆设有与其轴向一致的凹槽,以配合电凝器械由凹槽进入通道进行止血,配合人工瓣膜和人工瓣膜植入器械由凹槽进入通道进行瓣膜植入位置的准确定位和植入手术操作;手术刀片向外凸起于连杆一端,便于利用手术刀片先行切开组织;所述连杆与手术刀片连接一端的端部设有尖刃,便于扩张切口以建立通道;手术刀片与连杆背向凹槽一侧的侧面连接,手柄与连杆背向凹槽一侧的侧面连接,便于操作电凝器械、人工瓣膜、人工瓣膜植入器械经凹槽进入通道,不对进入路径造成阻碍;手柄与连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便于手术操作人员舒适握持。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医生在手术中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视图。
图中:1、手术刀片;2、连杆;21、尖刃;22、凹槽;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手金钟手术器械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上手金钟手术器械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7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炉有机气体排放超温自动抽风防火系统
- 下一篇:电热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