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硼替佐米标准单疗程皮下注射定位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9670.5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侯雯;吴怡;陈丽佳;黄黎娟;徐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42 | 分类号: | A61M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21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硼替佐米 标准 疗程 皮下注射 定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定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硼替佐米标准单疗程皮下注射定位卡,包括卡纸主体,所述卡纸主体后侧表面均匀覆盖有亲肤粘胶,所述亲肤粘胶一侧表面固定粘接于卡纸主体,且所述亲肤粘胶另一侧表面均匀粘接有离型纸,所述卡纸主体中央左侧贯穿开设有肚脐限位孔,所述肚脐限位孔右侧上方贯穿开设有第一针引导孔,所述肚脐限位孔右侧下方贯穿开设有第二针引导孔,所述肚脐限位孔左侧下方贯穿开设有第三针引导孔,且肚脐限位孔左侧上方贯穿开设有第四针引导孔。本实用新型提高护士注射操作的精准定位,节约护士判断定位的思维时间,缩短了药品配置后尽快注射的时间,减少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硼替佐米标准单疗程皮下注射定位卡。
背景技术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血液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疾病,传统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较低,中位生存其仅3年,近年来,硼替佐米作为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是全球第一个以蛋白酶体为目标的癌症用药,逐渐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取得显著疗效,硼替佐米多以皮下注射为主,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未按规范进行腹部注射,如注射部位未按照规范的顺序进行,或注射时因为腹部定位时间偏长而影响其注射疗效(其药品配置后按其说明书要在几秒钟内完成全部药液的推注),会引起患者局部皮肤损伤,疼痛等不良反应。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药物产品说明书规定“下一次的注射部位需距离上一次注射部位至少2.5cm”,但未具体安排的注射部位的细节位置,由于药物注射时间间隔周期长(即第1、4、8和11天注射或每周一次)、同一病人的单疗程的分次注射,或多个患者同一日期的不同单疗程的分次注射,或多人不同日期的不同单疗程的分次注射,护士容易混淆的患者注射的具体部位,也可能存在同一部位或相近部位的注射,年轻护士对特殊的注射要求不熟悉,无法精准确定位置,由于患者的不信任,对于给药定位的问题对护士产生疑问,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不规范的操作方法,会导致药物外渗、皮下硬结、红斑等不良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硼替佐米标准单疗程皮下注射定位卡,具有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硼替佐米标准单疗程皮下注射定位卡,包括卡纸主体,所述卡纸主体后侧表面均匀覆盖有亲肤粘胶,所述亲肤粘胶一侧表面固定粘接于卡纸主体,且所述亲肤粘胶另一侧表面均匀粘接有离型纸,所述卡纸主体中央左侧贯穿开设有肚脐限位孔,所述肚脐限位孔右侧上方贯穿开设有第一针引导孔,所述肚脐限位孔右侧下方贯穿开设有第二针引导孔,所述肚脐限位孔左侧下方贯穿开设有第三针引导孔,且肚脐限位孔左侧上方贯穿开设有第四针引导孔,所述第一针引导孔、第二针引导孔、第三针引导孔与第四针引导孔外侧分别印刷有注射记录框,所述卡纸主体前侧右端表面固定粘接有信息卡纸,所述信息卡纸前侧表面打印有病人信息框,所述信息卡纸底部打印有注射引导图。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引导孔、第二针引导孔外侧分别贯穿开设于卡纸主体,所述第一针引导孔与第二针引导孔中心垂直间距为五厘米,所述第一针引导孔与肚脐限位孔中心垂直间距为两厘米,所述第二针引导孔与肚脐限位孔中心垂直间距为三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四针引导孔、第三针引导孔外侧分别贯穿开设于卡纸主体,所述第四针引导孔与第三针引导孔中心垂直间距为五厘米,所述第四针引导孔与肚脐限位孔中心垂直间距为两厘米,所述第三针引导孔与肚脐限位孔中心垂直间距为三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引导孔与第四针引导孔开设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针引导孔与第四针引导孔中心水平间距为十八厘米,所述第一针引导孔与肚脐限位孔中心水平间距为九厘米,所述第四针引导孔与肚脐限位孔中心水平间距为九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三针引导孔与第二针引导孔开设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三针引导孔与第二针引导孔中心水平间距为十八厘米,所述第三针引导孔与肚脐限位孔中心水平间距为九厘米,所述第二针引导孔与肚脐限位孔中心水平间距为九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中医医院,未经苏州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9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静音供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房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