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燃气泄漏报警与应急处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1337.8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5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蔡辉;周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洲职业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F24C3/12;F16K31/00;F16K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燃气 泄漏 报警 应急 处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燃气泄漏报警与应急处置装置,包括:燃气端监测与处置系统及总电源端应急处置系统,所述燃气端监测与处置系统包括微动开关、报警器、燃气阀门、第一微处理器、燃气浓度传感器和第一通讯模块,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燃气灶上并与燃气灶的点火开关联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与第一通讯模块相连接进行燃气泄漏时的信号输出,所述总电源端应急处置系统包括总电源控制开关、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微处理器与总电源控制开关相连接进行电路管控。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家用燃气泄漏报警与应急处置装置,结构简洁,工作稳定性高,减少了燃气持续泄漏和爆炸问题,提升了使用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安全使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燃气泄漏报警与应急处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灶逐渐被淘汰,燃气灶成为我国城镇居民首要的灶具。燃气灶的使用方便,但是容易被忽视而导致燃气泄漏问题,造成人员中毒和爆炸问题,可以说,燃气的安全使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
为了提升用气安全性,部分家庭采购了进行燃气浓度报警器,进行燃气泄漏的监测和报警,但是燃气浓度报警器只是具有简单的浓度检测,而缺少系统性的工作,功能单一,无法进行燃气的关闭,或者利用电源控制阀门的关闭而增加爆炸的风险,又或者在燃气管道回路过多引入检测装置,任何一个装置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误报警的问题,降低安全系数,更不能进行电路的关闭,而燃气泄漏后,电路及电器上的电火花是导致爆炸的主要原因,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用燃气泄漏报警与应急处置装置,进行燃气泄漏的监测与报警,简化气路和电路的控制,提升工作稳定性,减少持续泄漏和爆炸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燃气泄漏报警与应急处置装置,包括:燃气端监测与处置系统及总电源端应急处置系统,所述燃气端监测与处置系统包括微动开关、报警器、燃气阀门、第一微处理器、燃气浓度传感器和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燃气浓度传感器与第一微处理器线性连接进行燃气浓度的监测信号输入,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燃气灶上并与燃气灶的点火开关联动,所述燃气阀门设置在燃气供应管路上进行气路控制,所述微动开关与第一微处理器相连接进行燃气灶开关信号输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与燃气阀门相连接进行气路管控,所述第一微处理器与报警器相连接进行燃气泄漏时的报警,所述第一微处理器与第一通讯模块相连接进行燃气泄漏时的信号输出,所述总电源端应急处置系统包括总电源控制开关、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第一通讯模块相通讯进行信号的接收,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第二微处理器相连接进行信号的输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与总电源控制开关相连接进行电路管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燃气阀门为常闭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燃气端监测与处置系统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动开关、报警器、燃气阀门、第一微处理器、燃气浓度传感器和第一通讯模块相连接进行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总电源端应急处置系统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总电源控制开关、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二通讯模块相连接进行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燃气端监测与处置系统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燃气阀门上进行燃气阀门开度的监测,所述位置传感器与第一微处理器相连接进行燃气阀门开度信号输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总电源控制开关为家用入户总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为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为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第二通讯模块进行对码使用,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实时滚动编码,第二通讯模块进行匹配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洲职业工学院,未经沙洲职业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1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会议系统的定向音频装置
- 下一篇: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