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漂浮式海洋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1420.5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勃;罗海林;陈竹;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协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J4/00;C02F1/2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胡颖 |
地址: | 5102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海洋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漂浮式海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船体以及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仓安设于所述船体上,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污水处理结构、且位于所述水仓一侧,所述船体上安装有离心式抽水结构、且进水端伸出到所述船体外侧,所述离心式抽水结构的出水端与所述水仓相连通;所述离心式抽水结构包括:第一离心泵、伸缩式连接管、支撑调节部以及防堵隔离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垃圾清理船对海飘垃圾集中区域进行统一收集,然而对于被污染的海水,尤其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浮油等污染物却不能进行有效处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漂浮式海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海洋垃圾的主要来源有污水和生活废弃品等,海河流等途径进入海洋,沿海农田施用化学农药,在岸滩弃置、堆放垃圾和废弃物,也可以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船舶搁浅、触礁、碰撞以及石油井喷和石油管道泄漏等都会对海水造成污染,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垃圾清理船对海飘垃圾集中区域进行统一收集,然而对于被污染的海水,尤其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浮油等污染物却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漂浮式海洋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对船体进行改造,在船体上设置污水处理结构,在船体一侧设置离心式抽水结构,将离心式抽水结构一端伸入到船体外侧的海面下方,另一端与污水处理结构相连通,将受到污染的海水导入到污水处理结构内,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漂浮式海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船体以及水仓,所述水仓安设于所述船体上,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污水处理结构、且位于所述水仓一侧,所述船体上安装有离心式抽水结构、且进水端伸出到所述船体外侧,所述离心式抽水结构的出水端与所述水仓相连通;
所述离心式抽水结构包括:第一离心泵、伸缩式连接管、支撑调节部以及防堵隔离部;
所述第一离心泵安设于所述船体内、且出水端与所述水仓相连通,所述伸缩式连接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离心泵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支撑调节部安设于所述船体侧壁上、且与所述伸缩式连接管侧壁相连接,所述防堵隔离部安设于所述支撑调节部下端上、且与所述伸缩式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污水处理结构包括若干结构相同的气浮式过滤部,若干所述气浮式过滤部分别安设于所述船体内、且与所述水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调节部包括:支撑架、水平滑动组件以及垂向调节组件;
所述支撑架安设于所述船体侧壁上、且与所述船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滑动组件安设于所述支撑架内、且与所述伸缩式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垂向调节组件安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防堵隔离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平滑动组件包括:直销丝杆模组、一对结构相同的滑轨以及滑块;
所述直销丝杆模组的固定端安设于所述支撑架下侧壁面上、且活动端垂直向下,一对所述滑轨分别安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直销丝杆模组两侧,所述滑块固定安设于所述直销丝杆模组的可移动端上、且两端分别套装于一对所述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垂向调节组件包括:卷扬机、钢丝绳以及连接板;
所述卷扬机安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钢丝绳一端绕装于所述卷扬机的转动端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设于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上、且与所述防堵隔离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协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广东海洋协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1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充分燃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
- 下一篇:一种经济贸易用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