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生成并放大OAM光束的微结构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1583.3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6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桂耀;李波瑶;李香卓;赵逸飞;侯峙云;夏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C03B37/0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放大 oam 光束 微结构 光纤 | ||
1.一种可生成并放大OAM光束的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转角度的光纤本体,所述扭转角度的光纤本体内设置有孔道和2个以上稀土掺杂的实心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成并放大OAM光束的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在所述光纤本体径向上规则排布,并且包围所述稀土掺杂的实心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生成并放大OAM光束的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在所述光纤本体径向上排布成正六边形,所述稀土掺杂的实心棒数量为3,位于所述正六边形中心处,并且呈正三角形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生成并放大OAM光束的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的直径为3.6μm,相邻孔道之间的间距为8.2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生成并放大OAM光束的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棒的直径为3.6μm,相邻实心棒之间的间距为8.2μ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生成并放大OAM光束的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本体扭转角度为36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成并放大OAM光束的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本体材质为二氧化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生成并放大OAM光束的微结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棒材质为掺镱的硅基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15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检验用试管架
- 下一篇:一种拉力可调节式臂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