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3166.2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雷勇;戴路明;耿永芹;张馨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航明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150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余热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包括竖罐、中心管、螺旋式内道、螺旋盘和斜板,所述竖罐内焊设安装有中心管,所述竖罐与中心管之间设有螺旋盘,所述螺旋盘焊套于中心管外壁,所述竖罐内壁开设有螺旋式内道,所述竖罐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中心管和螺旋式内道顶端连接,所述中心管一侧底部焊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螺旋式内道底部连接,所述竖罐一侧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螺旋式内道底部的排水口与排水管连接。可对流经竖罐内的高温矿渣中部和外围均进行换热工作,实现双重路径的换热降温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竖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
背景技术
传统余热回收装置只能通过罐体内壁与矿渣的接触进行换热,而罐内中部的矿渣则无法与罐体充分接触,使得矿渣热量无法充分利用,使得矿渣的降温效率较低,不利于后期处理。
专利号201821676617.5公布了一种基于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的烧结竖罐,提高了搬运效率,热球式风速计和数据显示屏的配合使用可以让员工实时的知道当前进入竖罐罐体内的冷却风的风速大小,方便员工对风速实时查看,员工可以根据风速大小的变化来确定罐体内的部件是否出现了故障,避免了因未及时发现故障而导致故障增加,从而减少了竖罐的维修时间和成本,。
该基于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的烧结竖罐存在以下弊端:1、只能通过罐体内壁与矿渣的接触进行换热,而罐内中部的矿渣则无法与罐体充分接触,使得矿渣热量无法充分利用;2、没有能够提高冷水与矿渣换热时间的部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包括竖罐、中心管、螺旋式内道、螺旋盘和斜板,所述竖罐内焊设安装有中心管,所述竖罐与中心管之间设有螺旋盘,所述螺旋盘焊套于中心管外壁,所述竖罐内壁开设有螺旋式内道,所述竖罐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中心管和螺旋式内道顶端连接,所述中心管一侧底部焊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螺旋式内道底部连接,所述竖罐一侧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螺旋式内道底部的排水口与排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罐顶部开设有进渣口,所述进渣口顶部外围焊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一侧且位于进水管顶部焊设连接有引料斜板。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内焊设有斜板,所述斜板之间依次交错开设有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竖罐底部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底部焊设有渣料引送板。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式内道与竖罐之间嵌设有玻璃纤维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对流经竖罐内的高温矿渣中部和外围均进行换热工作,实现双重路径的换热降温工作;
2.通过螺旋式内道、螺旋盘和斜板的设置,使矿渣和冷水能够在竖罐进行螺旋式下流,进而能够具有充分的换热时间,大大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的中心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的竖罐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的进料斗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航明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航明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3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动场面层硅PU定量桶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铸件硬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