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4396.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2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春;张磊;张亮;费义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南昌恒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5 | 代理人: | 杨志宇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节能 通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内部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进风挡块,两个所述进风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方形孔洞。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筒一端设置进风挡块,进风挡块截面形状设置为直角梯形,可以使微风在经过第一过滤板过滤后,进行小幅加速,分流板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可以使强风经过分流板进行减速后,叶片与固定杆之间的轴承,可以减少摩擦阻力,转筒与固定杆之间的轴承,可以减少摩擦阻力,减速筒与固定杆之间的轴承,可以有效减少摩擦阻力,减速筒转动可以有效减缓强风的冲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工作和生活的室内空间需要空气流通来注入新鲜空气,带走废物、有害气体,从而保障生活品质和工作空间的健康安全问题。建筑通风一般通过自然通风或者新风系统来实现。新风系统是通过风机、循环机组和安装在室内特定位置的换气扇共同工作来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但需要高成本投入和大量持续能源消耗。自然通风一般通过开窗换气或安装通风器来实现,但常见的通风器只能实现气体流通,但大风环境常伴随沙尘,不具备防尘性能,且风速较大较快时,通风器带入的风过急过快,且夹带沙尘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发明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通过在固定筒一端设置进风挡块,进风挡块截面形状设置为直角梯形,可以使微风在经过第一过滤板过滤后,进行小幅加速,分流板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可以使强风经过分流板进行减速后,叶片与固定杆之间的轴承,可以减少摩擦阻力,转筒与固定杆之间的轴承,可以减少摩擦阻力,减速筒与固定杆之间的轴承,可以有效减少摩擦阻力,减速筒转动可以有效减缓强风的冲力,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内部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进风挡块,两个所述进风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方形孔洞,所述方形孔洞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固定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外壁远离第一过滤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壁转动连接有叶片,所述叶片外壁远离分流板一侧设有减速筒,所述减速筒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减速筒与叶片通过转筒固定连接,所述转筒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减速筒外壁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固定杆远离分流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固定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远离进风挡块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支撑杆外壁远离第二过滤板一侧设有合流块,所述合流块与固定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板外壁远离支撑杆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墙体铰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进风挡块对称分布于固定板两端,所述进风挡板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直角梯形。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所述分流板两端均与固定筒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合流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合流块对称分布于固定筒内壁。
优选的,所述叶片与固定杆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减速筒与固定杆连接处设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转筒与固定杆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合流块外壁与支撑杆外壁远离第二过滤板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均匀分布于减速筒外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4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