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4578.8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9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唐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29/64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淇 |
地址: | 6112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猪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池和支撑框,过滤池内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框,支撑框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限位板,且过滤池的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板相匹配的开槽,两个限位板之间设有有若干过滤箱,且相邻的两个过滤箱的侧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箱,配合过滤板,可以对猪场养殖废水进行过滤,使得猪场养殖废水中的大颗粒成分留在过滤箱内,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配合疏导机构,可以对过滤板进行疏导,防止大颗粒成分堵塞过滤板的过滤孔,增强了过滤板的过滤效果,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可以使得支撑框带动过滤箱上移,使得过滤箱移出过滤池,配合引导板,可以便捷的将过滤箱从过滤池中取下,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大国,养猪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颇具挑战的环境污染问题。一个万头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高达100-150t,要净化这些粪便和废水难度较大,而经污水处理后要长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就需要大量的投资和高额的运转费,也就增加了养猪过程中的成本。
目前,在猪场养殖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先对猪场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猪场养殖废水预处理装置在对猪场养殖废水过滤的过程,猪场养殖废水中的大颗粒成分很容易造成过滤孔的堵塞,使得过滤效果较差,并且现有的猪场养殖废水预处理装置不便于过滤出的大颗粒成分的取出,实用性较低。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池和支撑框,所述过滤池内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限位板,且过滤池的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板相匹配的开槽,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有若干过滤箱,且相邻的两个过滤箱的侧壁相接触,所述过滤箱的顶端为敞口设置,且过滤箱的底端与支撑框的顶端相接触,所述过滤箱的底端嵌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上下移动支撑框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疏导机构,所述疏导机构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过滤池的正面固定设有引导板,且引导板为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池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分别固定设有驱动器和控制器,所述驱动器通过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过滤池的背面且正对于过滤池内且位于支撑框下方的部位连通有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设置在过滤池内的一侧,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与过滤池内顶端的一侧穿插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过滤池的连接处嵌设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池的底端嵌设有第一步进电机,且第一步进电机与驱动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入到过滤池内并与第一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筒,所述过滤池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支撑框的两侧分别第一内螺纹筒和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疏导机构包括疏导头,所述疏导头设置在过滤箱内,所述疏导头的截面为梯形,且疏导头的底端与过滤箱内底端相接触,所述疏导头的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L形连接件,所述L形连接件的横向部位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设有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U形连接件,所述U形连接件设置在过滤池的顶部,且U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过滤池的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连接件内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U形连接件的一侧穿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4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消防救生梯
- 下一篇:一种改良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