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填埋气脱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5009.5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0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祁昌伟;陈瑞;唐睿;吴兵兵;彭永祥;江大水;刘青松;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兰环能有限公司;北京中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86;B01D5/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赵晓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填埋气 脱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填埋气脱氧装置,包括集气箱、加热器、脱氧催化器、板式换热器、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集气箱输入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气阀。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将生活垃圾填埋气经过过滤后压缩到收集瓶中,利用加热器加热使得升温后的填埋气在脱氧催化器内部发生反应,板式换热器将脱氧气与填埋气进行换热,通过混合来增加脱氧效率,利用冷风机对脱氧催化器进行降温,避免温度过高造成事故,再将处理好的脱氧气输送到冷凝器中进行全面散热,最后将脱氧气液混合物从气液分离器中分离,从而得到纯净的脱氧气体,整个脱氧装置使用更加安全,脱氧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填埋气脱氧装置,属于废气利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如今,对于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更多的通过填埋处理,而填埋后的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填埋气,所以需要对填埋气进行脱氧处理,现有的脱氧装置采用的反应器较多,结构复杂,投资较大,而且相互之间的搭配要求比较严格,不易安装,脱氧效率低,另外对于温度的调节不能很好的把控,容易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填埋气脱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填埋气脱氧装置,包括集气箱、加热器、脱氧催化器、板式换热器、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集气箱输入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气阀,所述集气箱内部输入端通过管道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滤器、抽气泵、压缩机和集气瓶,所述集气瓶输出端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集气箱输出端且位于第二出气口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一闸阀,所述第一闸阀远离加热器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脱氧催化器,所述脱氧催化器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二闸阀,所述第二闸阀远离脱氧催化器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板式换热器,所述集气箱输出端且位于第一出气口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三闸阀,所述第三闸阀远离集气箱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在板式换热器进气端,所述板式换热器上端出气口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远离板式换热器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四闸阀,所述板式换热器下端出气口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远离板式换热器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在脱氧催化器的下端进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向进气阀远离集气箱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填埋箱连接器,所述第四闸阀远离气液分离器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净化箱连接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脱氧催化器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脱氧催化器底部远离第一调节阀一端的进气口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冷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板式换热器为BR76型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填埋气脱氧装置,其内部结构设计合理,将生活垃圾填埋气经过过滤后压缩到收集瓶中,利用加热器加热使得升温后的填埋气在脱氧催化器内部发生反应,板式换热器将脱氧气与填埋气进行换热,通过混合来增加脱氧效率,利用冷风机对脱氧催化器进行降温,避免温度过高造成事故,再将处理好的脱氧气输送到冷凝器中进行全面散热,最后将脱氧气液混合物从气液分离器中分离,从而得到纯净的脱氧气体,整个脱氧装置使用更加安全,脱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兰环能有限公司;北京中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兰环能有限公司;北京中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5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田间水稻伤流液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表面处理用的模具定位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