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5014.6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1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辉;李平;陈瑞;李壮;祁昌伟;厉江锋;刘青松;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赵晓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填埋场 雨水 收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包括收集槽,收集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收集槽规格一致均呈方形设计,两个收集槽并列设置,两个收集槽内均设置有载物台,两个载物台规格一致且两个载物台的上端面分别与两个收集槽槽口对齐,两个载物台上端均码垛有垃圾堆,两个载物台上端面均固定安装有方形挡板,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增设了多个泄水孔,通过泄水孔及时的将雨水或地下水排入排水管最终排入集水槽,减小了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日常的排水压力,增强了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排水缓冲能力,通过方形挡板的隔断处理,解决了垃圾堆渗水和雨水混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导排收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属于垃圾填埋场雨水导排收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垃圾填埋场雨水导排收集是通过泄水沟或泄水槽将垃圾堆四周的雨水和地下渗水排出,降低水污染,但是目前的排水方式存在缓冲强度不够的问题,当雨水骤集或地下水活跃时,通过泄水钩和泄水槽很难及时的将雨水或地下水排走,会有部分雨水或地下水渗出至地表,对垃圾堆进行二次水污染,同时垃圾堆渗水容易与雨水混合排放,导致水污染扩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设计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包括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收集槽规格一致均呈方形设计,两个所述收集槽并列设置,两个所述收集槽内均设置有载物台,两个所述载物台规格一致且两个所述载物台的上端面分别与两个收集槽槽口对齐,两个所述载物台上端均码垛有垃圾堆,两个所述载物台上端面均固定安装有方形挡板,两个所述方形挡板的下端面分别与两个载物台上端面边缘处固定安装,两个所述垃圾堆下端四周分别与两个方形挡板的内侧壁接触设置,两个所述收集槽一端共同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两个收集槽之间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排水管连通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排水管一端连通至收集槽内侧壁的下端中心处,两个所述第一排水管另一端连通至集水槽内侧壁的上端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收集槽一侧均设有一个第二排水管,两个所述第二排水管均预埋在地下,并且两个所述第二排水管一端均连通至集水槽同一内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收集槽中部分隔轴线处设有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预埋在地下,并且所述第三排水管一端连通至集水槽内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收集槽的两相对侧壁均开设有若干泄水孔,所述收集槽同一内侧壁上的若干泄水孔之间等距离设置,两个所述收集槽相远离的内侧壁泄水孔均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管与第二排水管连通设置,两个所述收集槽相靠近的内侧壁泄水孔均通过入第二连接管与第三排水管连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管相互之间等距离设置,若干所述第二连接管相互之间等距离设置,并且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管以及若干第二连接管均预埋在地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具有排水缓冲能力强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相比较而言,本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针对排水量骤增的问题,增设了多个泄水孔,通过泄水孔及时的将雨水或地下水排入排水管最终排入集水槽,减小了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日常的排水压力,增强了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导排收集系统排水缓冲能力,通过方形挡板的隔断处理,解决了垃圾堆渗水和雨水混排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5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覆盖层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桩基静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