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维持机翼动翼面与固定翼面运动间隙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6342.8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1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焜;曾俊;赵荣;赵廷丽;刘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幸云强 |
地址: | 561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持 机翼 动翼面 固定 运动 间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维持机翼动翼面与固定翼面运动间隙的机构,该机构由支臂和滑面组成;支臂固定连接在动翼面受气动载荷作用扰度最大处并跟随动翼面一起运动;滑面固定在固定翼面上并与支臂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维持动翼面运动过程中因受气动力作用产生扰度下与固定翼面之间的运动间隙,保证动翼面的收放顺畅;并通过支臂与滑面的相互作用力,将固定翼面结构富裕的强度和刚度利用起来分担动翼面承受的气动力,达到结构综合利用,提高结构综合效率;同时不需要对动翼面本身的结构强度刚度进行加强改进设计,通过支臂与滑面的相互作用来抑制动翼面的扰度,可避免从结构上对动翼面进行加强改进而带来的重量增加使结构利用率降低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及修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维持机翼动翼面与固定翼面运动间隙的机构。
背景技术
某型飞机动翼面位于固定翼面内,动翼面两端用导轨悬挂于固定翼面上,在操纵系统的驱动下,动翼面导轨轨迹进行转动,飞行中受气动力作用在中部产生较大的扰度,且大于初始设计的其与固定翼面之间的运动间隙,导致动翼面与固定翼面之间产生干涉、擦碰等收放不顺畅情况。由于受总体布局、气动设计等制约,动翼面跨度大,且翼型高度低,结构设计需要付出更多的重量才能保证其强度和刚度,结构效率低。故需要一种新型的维持机翼动翼面与固定翼面运动间隙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机翼动翼面与固定翼面运动间隙的机构,通过该机构可有效维持动翼面运动过程中因受气动力作用产生扰度下与固定翼面之间的运动间隙,保证动翼面的收放顺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维持机翼动翼面与固定翼面运动间隙的机构,该机构由支臂和滑面组成;所述支臂固定连接在动翼面受气动载荷作用扰度最大处并跟随动翼面一起运动,且支臂的运动轮廓面高于动翼面的最高运动轮廓面;所述滑面固定在固定翼面上并与支臂位置相对应,且滑面覆盖支臂跟随动翼面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轮廓区域。
优选地,所述支臂固定连接在动翼面受气动载荷作用扰度最大处上表面上;对应的,所述滑面固定在固定翼面下翼面上。
进一步地,动翼面受气动载荷作用产生向上的扰度后,支臂与滑面接触并能在其上滑动。
进一步地,支臂与滑面之间接触方式为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维持动翼面运动过程中因受气动力作用产生扰度下与固定翼面之间的运动间隙,保证动翼面的收放顺畅;支臂与滑面接触后,通过支臂与滑面的相互作用力,将固定翼面结构富裕的强度和刚度利用起来分担动翼面承受的气动力(即借用固定翼面结构的强度刚度来进行补偿),达到结构综合利用,提高结构综合效率;同时不需要对动翼面本身的结构强度刚度进行加强改进设计,通过支臂与滑面的相互作用来抑制动翼面的扰度,可避免从结构上对动翼面进行加强改进而带来的重量增加使结构利用率降低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动翼面处于放下状态或收放过程中);
图2是动翼面处于收上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固定翼面、2-滑面、3-支臂、4-动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贵州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6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的钢筋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粘性良好且耐高温的背光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