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保湿可溶解黏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6394.5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胡勇;曹金鑫;顾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保湿 可溶解 黏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保湿可溶解黏胶带,包括保湿层、药剂层和黏胶层,所述保湿层、药剂层和黏胶层层叠设置,所述药剂层位于保湿层和黏胶层之间,所述保湿层、药剂层和黏胶层共同弯折呈半圆弧状,所述与口腔感染处粘接的的黏胶层位于半圆弧内侧,所述保湿层位于半圆弧最外侧,所述保湿层为压敏胶层,所述药剂层为光敏剂材料层,所述光敏剂材料层为5‑氨基乙酰丙酸甲酯或5‑氨基乙酰丙酸。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直接粘接在口腔感染处,并配合红蓝光照射,可在2个小时内释放药剂层中光敏剂的所有药效,对感染部位起到治疗作用,该黏胶带使用时高效便捷,可广泛应用于医学治疗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保湿可溶解黏胶带,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981年国产光敏剂研制成功后,北京同仁医院率先利用该药物成功的治疗了首例皮肤癌,开创了PDT在中国临床应用的先河。之后在治疗消化道黏膜微血管病变,痤疮,鲜红斑痣,尖锐湿疣等疾病中取得的效果令人瞩目(参见中国激光医学杂,2012,5,278-307,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然而,相对于疗法而言,光动力药物的发展严重滞后,高效、低毒的光敏剂及合理的药物制剂是人们大力寻求的目标。临床上PDT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静脉注射给药和皮肤给药两种。静脉注射是一种侵入性、有创伤的给药方式,具有较大的风险。皮肤给药如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则较简单,将新鲜配制的5-氨基酮戊酸溶液或霜剂均匀涂于病变皮肤处并包裹,3小时后揭开封包物用特殊波长的激光进行照射。但是,由于这些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比如需要新鲜配制,单位面积用量难以掌握,需要薄膜封包等,使用不便;此外,在敷药过程中,对患者的隐私保护不佳,导致患者的接受度较低。因此,急需开发高效的、且使用便捷的光敏药物给药体系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保湿可溶解黏胶带,该高效保湿可溶解黏胶带可以在2个小时内释放药剂层中光敏剂的所有药效,对感染部位起到治疗作用,使用时高效便捷,可广泛应用于医学治疗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保湿可溶解黏胶带,包括保湿层、药剂层和黏胶层,所述保湿层、药剂层和黏胶层层叠设置,所述药剂层位于保湿层和黏胶层之间,所述保湿层、药剂层和黏胶层共同弯折呈半圆弧状,所述与口腔感染处粘接的的黏胶层位于半圆弧内侧,所述保湿层位于半圆弧最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湿层为压敏胶层,所述药剂层为光敏剂材料层。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光敏剂材料层为5-氨基乙酰丙酸甲酯或5-氨基乙酰丙酸。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敏胶层为有机硅压敏胶、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或聚氨酯压敏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4. 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湿层内部含有水溶凝胶。
5. 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湿层、药剂层和黏胶层折弯形成的半圆弧的直径为1~1.5cm。
6. 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湿层、药剂层和黏胶层的总厚度为0.15~0.2cm。
7. 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湿层的厚度为0.1~0.15cm。
8. 上述方案中,所述黏胶层的厚度不大于0.05cm。
9. 上述方案中,所述黏胶带在使用时需要波长400-600nm的红光/蓝光照射,才可激发药剂的活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高效保湿可溶解黏胶带,使用时直接粘接在口腔感染处,并配合红蓝光照射,可在2个小时内释放药剂层中光敏剂的所有药效,对感染部位起到治疗作用,该黏胶带使用时高效便捷,可广泛应用于医学治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63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