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使点焊针可免除沾黏而顺利脱离工件的点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8154.9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腾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7 | 分类号: | B23K9/007;B23K9/32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童思明 |
地址: | 438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焊 免除 顺利 脱离 工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焊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使点焊针可免除沾黏而顺利脱离工件的点焊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底座,所述机体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下点焊针,所述支撑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工台,所述机体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该使点焊针可免除沾黏而顺利脱离工件的点焊机,通过通过液压缸带动连接块和上点焊针下降且上点焊针的底端抵在待焊件的上表面,此时上点焊针的底端与下点焊针的顶端通过待焊件将电路连通并产生高温完成一次点焊工作,焊接过程中上点焊针的底端过待焊件产生竖直向下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焊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使点焊针可免除沾黏而顺利脱离工件的点焊机。
背景技术
点焊机的自动化让点焊工作变得较容易且省时。传统自动化点焊机是以点焊头带动点焊针下压,通过点焊针对工件施加力量并通电产生电弧,而使与点焊针接触的工件部分呈熔融黏稠状态,进而完成工件的点焊工作。然而传统自动化点焊机在完成点焊工作后直接以点焊头带动点焊针上升以脱离工件的方式却出现沾黏工件的缺失。
目前有的技术针对此缺失进行改良,让点焊针在经过点焊机的点焊头带动下压而完成点焊工作后,点焊头会先转动以使点焊头上升时点焊针能顺利脱离工件,且避免发生沾黏的情况,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出现点焊针容易因受点焊头带动转动的位置移摆的力矩而扭弯损耗的问题,并且不能对点焊针和待焊件接触时进行缓冲,容易导致点焊针与待焊件相互挤压形成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电路连通产生温度过高,从而容易发生变形的现象,不能对工件焊接后的熔渣进行清理,容易导致熔渣与待焊件表面接触从而产生待焊件表面不平滑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使点焊针可免除沾黏而顺利脱离工件的点焊机,具备通过液压缸带动铲料板同步升降,将点焊针与工件铲除脱离,方便对焊接产生的熔渣进行收集,对点焊针和待焊件接触时进行缓冲,防止接触压力过大而变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点焊机分离沾黏效果差,不能对待焊件缓冲,容易导致待焊件变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点焊机具备通过液压缸带动铲料板同步升降,将点焊针与工件铲除脱离,方便对焊接产生的熔渣进行收集,对点焊针和待焊件接触时进行缓冲,防止接触压力过大而变形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使点焊针可免除沾黏而顺利脱离工件的点焊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底座,所述机体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正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下点焊针,所述支撑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工台,所述机体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相对下点焊针位置固定安装有上点焊针,所述上点焊针与下点焊针之间设置有铲料板。
优选的,所述加工台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焊接过程中由于加工台以及下点焊针相对上点焊针的位置固定,从而上点焊针的底端通过待焊件与下点焊针的顶端相互挤压时会形成较大的压力且在电路连通产生高温时容易发生变形,通过液压缸带动连接块和上点焊针下降且上点焊针的底端抵在待焊件的上表面,此时上点焊针的底端与下点焊针的顶端通过待焊件将电路连通并产生高温完成一次点焊工作,焊接过程中上点焊针的底端过待焊件产生竖直向下的压力,从而挤压上底板压缩弹簧,从而对上点焊针和待焊件之间的压力进行缓冲,避免上点焊针与待焊件相互挤压形成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电路连通产生温度过高,从而容易发生变形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限位条为橡胶材质,且其顶部设置有防滑纹,有利于对待焊件进行限位,防止工作时待焊件发生位移而导致焊接产生偏差。
优选的,所述下点焊针的上表面与下底板的上表面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腾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腾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8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