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8618.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7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科瑞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08 | 分类号: | F01D25/08;F01D25/00;F02B77/11;F02B77/13 |
代理公司: | 上海联科律师事务所 31350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涡轮 增压 隔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两个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中间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固定座、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中间层、转动杆、连接架、限位盒、压块、卡槽、卡块、手轮、螺纹杆、螺纹套、连接杆、第一隔热层、第一隔音层、隔音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第二隔音层,能够保护汽车涡轮增压器,同时具备隔热隔音功能,解决了目前没有汽车涡轮增压器隔热隔音装置的问题,该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具备保护汽车涡轮增压器且隔热隔音等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九个座位,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然而现有技术中,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会产生高温,因此高温对涡轮增压器周围的设备产生影响,而且涡轮增加器在使用中会产生噪音,目前并没有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隔音装置,不利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具备保护汽车涡轮增压器且隔热隔音等优点,解决了目前没有汽车涡轮增压器隔热隔音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两个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中间层,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两个连接架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盒的底部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盒的顶部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限位盒内腔的底部并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至限位盒的底部并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包括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的表面设置有隔音隔热层,所述隔音隔热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隔音层。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其中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顶部的四角,通过设置安装孔,能够便于底座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其中转动杆的底部与固定座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限位盒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轴承,能够便于转动杆的旋转,通过设置第二轴承,能够便于螺纹杆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其中卡块的表面与卡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均延伸至限位槽内腔的底部,通过设置限位槽,能够限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其中螺纹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限位盒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限位盒的底部开设有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通孔,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限制螺纹套的移动,避免螺纹套转动,通过设置通孔,能够便于连接杆的安装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隔热装置,其中第一隔热层的材质由石棉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音层的材质由聚氨酯开孔发泡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第一隔热层,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隔音层,能够起到隔音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科瑞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科瑞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8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