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9817.9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2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顾修筑;李明;王晨;郑昭;李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穗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二氧化碳 装置 | ||
1.一种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送风单元、微波吸脱附单元和分离单元;
所述微波吸脱附单元包括吸附塔,吸附塔的塔顶和塔底分别设置有微波加热装置;
所述塔顶和塔底的微波加热装置上均设有延伸至吸附塔内部的波导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单元包括与微波吸脱附单元相连的引风装置,以及与微波吸脱附单元和分离单元分别相连的排风管路系统;
所述引风装置为离心风机;
所述排风管路系统包括排风管路;
所述排风管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排风管路上的电动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吸脱附单元中的吸附塔上端连接送风单元中的排风管路系统;
所述吸附塔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与第三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与送风单元中的引风装置相连;
所述第二支路连接有抽真空装置;
所述抽真空装置为干式漩涡真空泵;
所述第三支路与分离单元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吸脱附单元中吸附塔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吸附塔并列设置;
所述吸附塔的塔内装填有吸附剂;
所述吸附剂在吸附塔塔内的装填方式为均匀混合或分层排列;
所述吸附剂为分子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的塔身四周设置有温度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的温度探头伸入塔内;
所述温度探测器的一端连接有控制系统;
所述温度探测器至少为2个;
所述温度探头以吸附塔为基准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内部分为上下对称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所述上半部分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细孔铁丝隔网和粗孔不锈钢挡板;
所述细孔铁丝隔网的孔径为0.5~2.0mm;
所述粗孔不锈钢挡板的孔径为5.0~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管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或圆柱形;
所述波导管的四周开有导波孔;
所述导波孔为矩形导波孔或者圆形导波孔;
所述矩形导波孔的开孔宽度为1.0~6.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导波孔的开孔宽度由波导管从上至下逐渐变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排除水汽装置、压缩装置、冷凝装置和储存装置;
所述排除水汽装置为风冷散热器;
所述压缩装置为活塞式压缩机;
所述压缩装置的入口与微波吸脱附单元中抽真空装置的出口相连;
所述冷凝装置为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所述冷凝装置与微波吸脱附单元中的第三支路相连;
所述储存装置为储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与微波吸脱附单元中的温度探头相连并依次设置的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电动阀门相连的电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穗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穗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98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