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1123.9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尹定红;盘祝英;方果;毛伯付;戴猛;杨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通传感器(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M3/20;G01N21/7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5 | 代理人: | 缪太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属于电池检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相连的漏液检测组件和锂电池供电电路,其中,所述锂电池供电电路采集锂电池的电,为所述锂电池漏液检测装置供电,所述锂电池的外包装设有与锂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密封连接的采集口,所述漏液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采集口附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及时检测出锂电池漏液,能有效地降低因锂电池漏液造成的事故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检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用到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手机、手环等等;在实际应用中,不论是生产还是使用,各种不当的操作,都会造成锂电池漏液:
在电池制造的过程中,若发生以下问题,就容易造成电池漏液:
1.焊接电池外壳与盖帽时,焊接不牢固、不密封,有漏焊、虚焊,焊缝有裂缝、裂口等问题;
2.钢珠封口时,钢珠大小不合适,钢珠材质与盖帽材质不相同;
3.盖帽的正极铆接不紧密,有间隙,且绝缘密封垫的弹性不合适,不耐腐蚀,易老化。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漏液的问题:
1.电池非原装,电压过高或电流过大;
2.电池在平常使用过程中经常磕碰,损伤铝塑膜,加上电池内部强度不够;
3.采用非正常方式充电导致过充,或者大电流倍率放电(电池大电流保护系统损坏)。
然而,一般电池都是出厂的时候由大型设备检验一次,由于使用中缺少有效的检测方法,经常出现锂电池失效造成的火灾或者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相连的漏液检测组件和锂电池供电电路,其中,所述锂电池供电电路采集锂电池的电,为所述锂电池漏液检测装置供电,所述锂电池的外包装设有与锂电池漏液检测装置连接的采集口,所述漏液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采集口附近。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液检测组件包括能够检测漏液的试纸和能够检测所述试纸变色的摄像头组件,所述单片机与摄像头组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液检测组件包括能够检测漏液气味的气体化学传感器,所述气体化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口设有打开或封闭所述采集口的阀门,所述阀门与单片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口设有抽取锂电池内气体的气泵,所述单片机通过与之相连的气泵驱动电路驱动气泵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泵驱动电路包括电源接口P9、驱动芯片U4、三极管 Q4、气泵接口P1及其外围器件,其中,
所述电源接口P9的引脚1接地,引脚2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二极管D1负极、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驱动芯片U4的电源引脚A1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接驱动芯片U4的B1引脚,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20、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15接单片机的气泵控制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驱动芯片U4的使能引脚C1,并通过电阻R16接地,
所述驱动芯片U4的引脚A2、C2和气泵接口P1的引脚2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4的输出引脚B2接气泵接口P1的引脚1,并与若干个并联的接地电容相接。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指示是否漏液的指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通传感器(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电通传感器(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1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排列的烟花筒生产装置
- 下一篇:带力量施加的按压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