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日光温室大棚风力致热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1652.9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昕霞;朱泊旭;刘佳豪;刘栋;陈凌冲;孙德明;李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9/18 | 分类号: | F03D9/18;F03D17/00;F03D7/06;F28D20/02;A01G9/24;A01G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光温室 大棚 风力 致热储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大棚风力致热储能装置,包括风力致热系统,温室蓄热系统,相变储热系统,地下热交换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五部分构成。风机致热系统包括:风机叶片,传动轴,搅拌器。温室蓄热系统包括:蓄热风机,换热器。相变储热系统包括:储热堆,保温隔热层。地下热交换系统包括:换热器,集水联箱,水箱,水泵,管路组成闭合回路系统。控制系统包括:风力检测器,温度传感器。通过风力致热装置将风能转换为热能,储存在储热堆中。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大棚温度,当温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控制循环水泵工作,地下热交换系统散热;温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控制蓄热风机向储热堆储热,达到温室温度恒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致热领域,尤其是一种日光温室大棚风力致热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在现代农业中有重要的地位,它在克服恶劣的自然气候、维持农作物正常生长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温室大棚白天充分日光照射,棚内空气温度升高,夜间通过保温覆盖,减缓热能耗散,维持棚内空气和土壤温度,使得棚内环境温度恒定,从而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遇上连续没有光照的天气,为了将温室内的室温环境维持在农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环境,需要燃烧燃料或电加热来加热棚内空气,但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些采暖设施的应用提高了温室运行的成本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目前将风能热转换系统主要由风力机和各种制热,换热装置组成,应用范围广泛。风能转换为热能具有能量易贮存、转换效率高、适应风速范围宽、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有技术中,风能热转换的方式有直接热转换和间接电热转换两种。直接热转换方式将风机旋转的机械能直接转换为热能,能量转换效率较高。如今,应用的设施农业中的相变储能装置多新能源配合使用,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燃烧燃料或电加热来加热棚内空气,但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些采暖设施的应用提高了温室运行的成本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且多余热量不可储存,造成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日光温室大棚风力致热储能装置,包括风力致热系统,包括风机叶片、传动轴,以及搅拌器;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于所述风机叶片,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搅拌器;温室蓄热系统,包括蓄热风机,以及与所述蓄热风机连接的第一换热器;相变储热系统,包括保温隔热层,以及位于所述保温隔热层内部的储热堆;地下热交换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的管路、位于所述管路上的集水联箱、与所述集水联箱串联的水箱,以及与所述集水联箱串联的水泵;所述地下热交换系统由管路组成闭合回路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位于所述风力致热系统上的风力检测器,以及位于所述温室蓄热系统上的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日光温室大棚风力致热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相变储热系统内,所述搅拌器位于所述传动轴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日光温室大棚风力致热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温室蓄热系统还包括有风机托架,所述风机托架位于所述相变储热系统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日光温室大棚风力致热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蓄热风机位于所述风机托架上,所述蓄热风机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温室蓄热系统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日光温室大棚风力致热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温隔热层为封闭空间,所述储热堆位于所述温隔热层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1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传感器存储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厂钢丝加工用定位托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