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窑SCR脱硝反应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1741.3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2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余生;荆云;李祥超;叶飞;仝东篱;岳鑫;徐宝林;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吴慧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scr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窑SCR脱硝反应塔,包括反应塔,所述反应塔中设有导流均布板、催化剂和清灰装置,导流均布板设置在反应塔的入口处,导流均布板连接在反应塔的塔体上,催化剂连接在反应塔的塔体上位于导流均布板的下方,催化剂的上方设有清灰装置,清灰装置连接在反应塔的塔体上位于导流均布板的下方。导流均布板采用倒置的角钢制成,即导流均布板安装在反应塔中时,角钢的开口部分朝下夹角部分朝上,相邻两角钢之间设有间隙,气体从相邻两角钢之间的间隙通过。导流均布板的设置对进入反应塔的废气起到导流的作用,并使废气在反应塔中均匀分布,有效保证了废气进入催化剂反应塔的均匀性,使废气与催化剂的反应更加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窑SCR脱硝反应塔。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水泥企业近5000家,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全国累计水泥总产量约22.1亿吨。水泥熟料的生产产生了大量的NOX排放,而由于水泥行业NOX排放浓度大且烟气含尘量高等特点,使得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工作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越来越多的信息、数据表明,各地方政府都在加快探索并将陆续出台更加严格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的NOX排放标准。分级燃烧及SNCR脱硝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日趋严苛的NOx排放标准,SCR以其更高的脱硝效率将成为水泥行业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方向之一,而SCR脱硝反应塔是SCR脱硝系统核心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窑SCR脱硝反应塔,SCR脱硝反应塔是SCR脱硝系统核心部件,废气经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塔,在催化剂作用下,NOx与氨水反应,生成无害的N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泥窑SCR脱硝反应塔,包括反应塔,所述反应塔中设有导流均布板、催化剂和清灰装置,导流均布板设置在反应塔的入口处,导流均布板连接在反应塔的塔体上,催化剂连接在反应塔的塔体上位于导流均布板的下方,催化剂的上方设有清灰装置,清灰装置连接在反应塔的塔体上位于导流均布板的下方,反应塔采用钢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均布板采用倒置的角钢制成,相邻两角钢之间设有间隙,气体从相邻两角钢之间的间隙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塔包括塔体Ⅰ、塔体Ⅱ和塔体Ⅲ,导流均布板设置在塔体Ⅰ中,清灰装置和催化剂设置在塔体Ⅱ中,塔体Ⅲ为灰斗。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Ⅰ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一层导流均布板,塔体Ⅰ的中部至少设置一层导流均布板。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Ⅱ中设有多层催化剂,每层催化剂上方均设有清灰装置,气体经过清灰装置进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催化剂为蜂窝式催化剂或板式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清灰装置包括耙式清灰器、电机、推杆和吊轨,所述吊轨固定连接在塔体Ⅱ的侧壁上,耙式清灰器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吊轨上,推杆的一端与耙式清灰器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转动带动推杆推动耙式清灰器在吊轨上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Ⅲ的底部设有用于出灰的出口Ⅰ和出气的出口Ⅱ,出口Ⅱ通过管道与反应塔构成U型结构,出口Ⅰ位于塔体Ⅲ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Ⅰ的底部设有灰尘输送装置,尘灰输送装置包括斜槽、传送带和电机,电机安装在斜槽的两端,传送带布置在电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Ⅰ的纵截面梯形结构,塔体Ⅰ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塔体Ⅱ的截面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Ⅰ上设有检修门,塔体Ⅱ上在催化剂布置的位置处设有检修门。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导流均布板的设置对进入反应塔的废气起到导流的作用,并使气废气在反应塔中均匀分布,有效保证了废气进入催化剂反应塔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1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