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转移涂布负极双面区尾部过压断带的极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1893.3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7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姚继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品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06;H01M10/0587;H01M10/052;H01M6/14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转移 负极 双面 尾部 压断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转移涂布负极双面区尾部过压断带的极片结构,主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二片负极膜片,二片负极膜片中间包裹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集流体长,二片负极膜片短,即极片结构中间长,二边短。所述上下二片负极膜片尾端错位对齐,上负极膜片和下负极膜片错位的长度≥3mm。所述极片结构进行涂布后,极片结构尾端切除,负极集流体和二片负极膜片尾部为对齐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芯整体结构不变,通过约3mm左右的负极单面物料损失,大大降低了过程中的负极尾部断带问题,增加了负极的压实极限,提高了能量密度,且不会给生产线的设备及操作增加额外负担,保证了电芯制程流畅,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转移涂布负极双面区尾部过压断带的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锂电池负极涂布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转移涂布和挤压涂布。转移涂布由于其灵活性与小巧低廉的特点,被非常多的中小型锂电公司所使用。卷绕结构需要负极尾部是两面对齐的,但使用转移涂布时,负极极片会存在距离尾部边缘位置2mm左右的地方出现涂布过量的问题,这是由于转移设备原理所致。转移涂布的涂布原理是通过逗号刮刀间隙来调节浆料转移量,然后通过方向相对的涂辊与背辊转动转移浆料到箔材上形成涂层,是否涂料(涂布长度)是通过两辊的弹开与闭合来控制。由于浆料存在一定的粘度,在两辊弹开时会带起一部分浆料堆积在极片尾部,导致极片尾部出现山峰状隆起(范围很窄,需要使用小头万分尺才能测得到),尾部进行消薄仍然不能避免。
该状态下的极片进行辊压时,凸起位置非常容易出现过压,导致极片后续加工时脆断。双面涂布就存在双面隆起,导致过压加剧。为了保证后续加工不断带,多数情况下是整体降低压实密度,减轻隆起位置的过压程度。这样导致极片变厚,能量密度有所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转移涂布负极双面区尾部过压断带的极片结构,基于电芯结构优化设计尤其是极片结构优化设计,在保持极片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极片断带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善转移涂布负极双面区尾部过压断带的极片结构,主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二片负极膜片,其特征在于:二片负极膜片中间包裹负极集流体。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集流体长,二片负极膜片短,即极片结构中间长,二边短。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二片负极膜片尾端错位对齐,上负极膜片和下负极膜片错位的长度≥3mm。
进一步的,所述极片结构进行涂布后,极片结构尾端切除,负极集流体和二片负极膜片尾部为对齐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基于电芯结构优化设计尤其是极片结构优化设计,在保持极片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涂布与制片工艺进行改进,从而大幅度降低极片断带的风险。此外电芯整体结构不变,通过约3mm左右的负极单面物料损失,大大降低了制成过程中的负极尾部断带问题,增加了负极的压实极限,提高了能量密度,且不会给生产线的设备及操作增加额外负担,保证了电芯制程流畅,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极片涂布及制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涂布及制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掉尾部后的极片示意图。
在图中,1为负极集流体,2负极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1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转向器外壳热处理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人力资源用咨询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