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式建筑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2077.4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3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冯勇;王继红;蒋铭凯;孟书杰;苏欣;孟子流;陈伟帅;晋亚葳;侯震宇;何禄源;周国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G01M3/3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1 | 代理人: | 李保平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建筑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线式建筑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可调式固定框架、密封遮罩、气密检测风机、风管和控制器,所述可调式固定框架搭建设于建筑入户门处,所述密封遮罩包裹设于可调式固定框架外表面,所述密封遮罩上设有气密检测开口,所述气密检测风机设于气密检测开口处,所述风管设于气密检测风机上,所述控制器设于可调式固定框架上,所述控制器包括CPU、采集模块、执行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与CPU线路连接的电源电路和外围电路。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密性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安装便捷、适用于多种尺寸建筑入户门、检测结果精度高,可实现建筑气密性能的自动化检测以及在线化、远程化检测的在线式建筑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密性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在线式建筑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气密性是影响建筑供暖和空调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对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提出了技术要求,也已把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能检测作为了强制性要求。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建筑气密性能检测方法主要有示踪气体法和风机气压法两种,其中,示踪气体法只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气密性检测,而风机气压法则可以测试不同建筑压差下的空气渗漏量和气密性能,是欧洲、美国以及国际标准采用的通用方法。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欧美研发的技术相对成熟的鼓风门测试设备,该设备安装方便,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建筑入户门,美中不足的是整个检测过程需要人员操作监测,且未对室内外温度和地面风速进行测量,也未实现检测过程的在线化、自动化和远程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适用于多种尺寸建筑入户门、气密性检测结果精度高,可实现建筑气密性能的自动化检测以及在线化、远程化检测的在线式建筑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在线式建筑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可调式固定框架、密封遮罩、气密检测风机、风管和控制器,所述可调式固定框架搭建设于建筑入户门处,所述密封遮罩包裹设于可调式固定框架外表面,所述密封遮罩采用柔性、非弹性且不透气材料制成,所述密封遮罩上设有气密检测开口,所述气密检测风机设于气密检测开口处,所述风管设于气密检测风机上,风管通往待测建筑物室内或室外,所述控制器设于可调式固定框架上,所述控制器包括CPU、采集模块、执行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与CPU线路连接的电源电路和外围电路,电源电路为控制器和气密检测风机供电,所述CPU上装载有预置程序,CPU作为控制器的核心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发送指令控制执行模块实现指令对应的预定目的,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流量计、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待测建筑物室内和待测建筑物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待测建筑物室内和室外的实时温度数据信息,所述风速传感器设于待测建筑物室外,风速传感器采集待测建筑物室外地面风速数据信息,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通过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CPU连接,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待测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温度数据信息和地面风速数据信息经放大电路放大和A/D转换电路模数转换后传输给CPU进行分析处理,CPU判断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采集的待测建筑物的室内和室外温度数据信息和地面风速数据信息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气象条件,所述压差传感器设有两个压力接口,所述压差传感器的两个压力接口分别连接设有橡胶软管,两个压力接口的橡胶软管分别通往待测建筑物室内和待测建筑物室外,压差传感器采集待测建筑物室内和室外的气压差,所述流量计设于风管内,流量计采集风管内的空气流量数据信息,压差传感器和流量计通过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CPU连接,压差传感器和流量计将采集到的待测建筑物室内和室外的气压差数据信息和风管内的空气流量数据信息经放大电路放大和A/D转换电路模数转换后传输给CPU进行分析处理,所述执行模块设于CPU与气密检测风机之间且分别通过线路与CPU和气密检测风机连接,CPU根据采集到的待测建筑物室内和室外的气压差数据信息、风管内的空气流量数据信息和预设的目标压差值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执行模块下达进一步的动作指令,执行模块控制气密检测风机的启停和转速使待测建筑物室内和室外气压差自动地调节至预设的目标压差值,所述通讯模块与CPU连接,CPU通过通讯模块与云服务器连接,CPU通过通讯模块将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和流量计采集到的数据和经CPU处理过的数据实时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存储,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的大量数据便于绘制精确的空气渗漏图且便于更准确地转换成待测建筑的空气渗漏量,进而提高待测建筑空气渗漏量的检测精度,也方便用户的远程访问查看,实现建筑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网络化和数据的云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2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