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圈及线圈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2271.2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5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樊海明;刘晓丽;彭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超磁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赵晓芳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及线圈支架,属于交变磁场发生设备领域,包括设有卷绕始端和卷绕终端的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上开设有用于将线圈绕组的螺旋结构打断以放置载体的U型弯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圈支架,用于支撑固定上述线圈,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线圈绕组的半封闭式壳体,所述半封闭式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U型弯折的容置腔,所述半封闭式壳体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壳体、以及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容置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在线圈绕组上开设U型弯折,即载体不用放在螺旋线圈内部,因此可以匹配各种大小的载体,并且方便继续光路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变磁场发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支撑上述线圈的线圈支架。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磁场对于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尤其是交变磁场对生物细胞的影响,其在磁热疗领域具有指导意义。目前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交变磁场发生器一般采用铜管绕制的螺线管线圈作为磁场输出端,如申请号“201710293303.0”的专利中所提到一种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均匀磁场发生装置,它采用螺线管线圈提供的静磁场。使用时将承载有细胞的载体放置在螺线管线圈的内部。但是现有的螺线管线圈存在如下问题:(1)交变磁场线圈与微流控芯片存在兼容问题,无法将较大的承载有细胞的微流控芯片或者细胞培养皿放置在螺线管线圈内部;(2)单个螺线管线圈外部产生的交变磁场场强小;(3)载体放置在螺线管线圈内部时,不方便进行光路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线圈,可以不用将承载有细胞的载体放置在螺线管线圈内部的线圈,从而实现了与各种载体的兼容性,并且方便继续光路检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支架,用于支撑上述线圈,便于进行实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圈,包括设有卷绕始端和卷绕终端的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上开设有用于将线圈绕组的螺旋结构打断以放置载体的U型弯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绕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U型弯折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输入端链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的间距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圈支架,用于支撑固定上述线圈,包括用于容置线圈绕组的半封闭式壳体,所述半封闭式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U型弯折的容置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封闭式壳体包括用于容置第一线圈的第一壳体、以及用于容置第二线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容置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拱门型结构,所述容置腔为矩形盒体结构,且所述容置腔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接的腔壁上均开设有圆形通槽。
更优选地,所述容置腔与半封闭式壳体开口侧同侧的腔壁开口,所述容置腔与半封闭式壳体开口侧相对的一侧的腔壁同样开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支架还包括扣设在所述半封闭式壳体端部的盖体。
其中,所述盖体包括与所述半封闭式壳体形状大小相匹配的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表面的圆柱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线圈绕组上开设有U型弯折,将线圈绕组的螺旋结构打断以放置承载有细胞的载体,即载体不用放在螺旋线圈内部,因此可以匹配各种大小的载体,并且方便继续光路检测。
2、在相同的电流和频率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结构可以产生较高的磁场环境。
3、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支架可以对线圈进行支撑固定,方便线圈安装和载体的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超磁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超磁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2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