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建筑外立面的太阳能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3183.4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燊;李志信;张晨;易秋凡;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3/077 | 分类号: | E04F13/077;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孔娜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建筑 外立面 太阳能 装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电池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建筑外立面的太阳能装饰板。该装饰板包括外立面和内侧面,其中,对于装饰板的外立面,其自下而上包括基板、纹理层、光伏电池层和封装薄膜,光伏电池层用于吸收太阳光并利用吸收的太阳光发电,纹理层图案根据建筑外立面所需进行设定,封装薄设置在光伏电用于保护光伏电池层;对于装饰板的内侧面表面设置有母扣,该母扣与相邻的装饰板内侧面上的子扣配合形成卡扣结构,该卡扣结构一方面实现相邻的装饰板结构上的连接,另一方面保证相邻的装饰板中光伏电池层的串联。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将光伏电池应用与建筑外立面,解决太阳能板安装中电路和装饰板的安装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外立面的太阳能装饰板。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大,太阳能光伏系统仅应用于建筑屋顶已远不能满足需求,除建筑屋顶,建筑立面面积一般较屋顶更大,因而具有不小的太阳能利用潜力;现有光伏电池材料主要包括单晶硅,多晶硅,CIS、CdTe、CIGS等材料,其中CIGS材料相较于其他光伏材料,其具有光电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厚度低,光透性较好,并可以制做成可弯曲的薄膜光伏电池。
光伏电池在建筑上多应用与建筑屋面,通过在屋面安装支架固定光伏电池组件,或将光伏材料与屋面瓦结合形成一体式产品来进行安装;光伏电池应用于建筑立面的方式包括:结合立面遮阳设置、立面安装支架设置、与墙体结合一体化设置等,其中,结合立面遮阳或通过支架安装太阳能安装光伏电池的方式,其安装面积较小,对立面造型影响大。而与建筑墙体一体化设置需要将建筑墙体与光伏电池和附属设备预制在一起,其生产、安装相对复杂,且难以更换与维修;同时,应用于建筑立面的光伏电池由于其色彩单一,难以满足建筑立面的多样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建筑外立面的太阳能装饰板,其通过对太阳能装饰板的整体布局和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对其外立面采用光伏电池层,使得外立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同时保留外立面的装饰作用,另外,还对相邻装饰板的背面的连接结构进行设计,使得相邻的装饰板不仅实现结构上的连接,也实现发电光伏电池层的串联,保证电路上的串联。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建筑外立面的太阳能装饰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板包括外立面和内侧面,其中,
对于所述装饰板的外立面,其自下而上包括基板、纹理层、光伏电池层和封装薄膜,所述基板是所述纹理层、光伏电池层和封装薄膜的载体,所述光伏电池层成透明状,用于吸收太阳光并利用吸收的太阳光发电,所述纹理层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层的下方,该纹理层表面设置有根据建筑外立面所需进行设定的图案,当太阳光穿过所述光伏电池层照射在所述纹理层上时,所述光伏电池层的本色与所述纹理层的颜色混合,实现所述装饰板颜色的调色,所述封装薄设置在所述光伏电池层的上方,用于保护所述光伏电池层;
对于所述装饰板的内侧面,其表面设置有母扣,该母扣与相邻的装饰板内侧面上的子扣配合形成卡扣结构,该卡扣结构一方面实现相邻的所述装饰板结构上的连接,另一方面保证相邻的所述装饰板中光伏电池层的串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伏电池层包括背电极、电池层和正电极,其中,所述电池层用于发电,所述正电极和背电极分别为所述电池层的正极和负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母扣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背面,呈凸台状,该凸台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子扣的表面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实现所述母扣与子扣的配合;
另外,所述凸起和凹槽中均金属片,所述凸起上的金属片一端与该凸起所在装饰板外立面中的背电极/正电极相连,所述凹槽中的金属片一端与该凹槽所在装饰板外立面中的正电极/背电极相连,当所述母扣和子扣配合安装时,相邻的装饰板中光伏电池层串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起中背后还设置有弹簧,当发生震动时,所述弹簧用于缓冲,以此保证所述凹槽中的金属片与所述凸起上的金属片接触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3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空间大模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农业雾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