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针及血液内科医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3665.X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4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石耿辉;袁萍;化伟利;胡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白志杰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针 血液 内科 医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刺针领域,尤其是一种穿刺针及血液内科医用组件,针对现有的穿刺针不便于对外针筒和内针筒进行稳固的安装和拆卸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穿刺针本体,所述穿刺针本体上安装有手持座,手持座上安装有针杆,手持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内放置有内针筒,手持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内放置有外针筒,内针筒和外针筒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孔,内针筒和外针筒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所述手持座的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一槽,四个第一槽两两对应设置,且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竖板。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把外针筒和内针筒稳固固定在手持座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针及血液内科医用组件。
背景技术
在血液内科检查时,经常需要骨髓穿刺,通常为先穿刺、后抽吸两个步骤完成,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865949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穿刺针及血液内科医用组件,穿刺针的外针筒及内针筒的一端均可拆卸连接于握持部,外针筒套设于内针筒且二者之间形成收集部,外针筒的远离握持部的一端与内针筒的远离握持部的一端连通,针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内针筒,针杆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导通孔,内针筒设有至少一段磁性区域,针杆具有用于与磁性区域配合的磁性段。外接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接头、第二外接头和第三外接头,第一外接头的一端与收集部连通。上述穿刺针定位准确,不易偏移,能有效避免穿刺过程中由于针杆偏移戳伤周围皮肤或组织以及影响骨髓的收集效果。包括上述穿刺针的血液内科医用组件,使用方便,安全快捷。
但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当中存在着不便于对外针筒和内针筒进行稳固的安装和拆卸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穿刺针及血液内科医用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外针筒和内针筒进行稳固的安装和拆卸的缺点,而提出的穿刺针及血液内科医用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刺针,包括穿刺针本体,所述穿刺针本体上安装有手持座,手持座上安装有针杆,手持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内放置有内针筒,手持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内放置有外针筒,内针筒和外针筒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孔,内针筒和外针筒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
所述手持座的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一槽,四个第一槽两两对应设置,且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竖板,竖板延伸至第一槽的下方并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对应的限位座相适配,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且两卡槽与对应的卡孔相适配,竖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杆,且卡杆能够贯穿对应的卡孔并与对应的卡槽相适配。
优选的,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同一个横杆,相对应的两个第一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滑动孔,且横杆与滑动孔滑动连接,由于设置有横杆,能够使得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竖板同步移动。
优选的,相对于的两个第一槽中的一个第一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一端延伸至手持座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旋钮,螺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竖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竖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且限位座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由于设置有限位座和限位槽,能够使得竖板进行稳定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针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针尖,且针杆上设有刻度线,由于设置有刻度线,能够观察针杆插入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血液内科医用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穿刺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3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力计量装置
- 下一篇:多级泵运输过程防轴窜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