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3826.5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2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和县祥峰木艺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G3/00 | 分类号: | B27G3/00;B24B55/06;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张广兴 |
地址: | 34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加工 车间 粉尘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包括支撑座、第二吸尘管和密封门,所述支撑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装置体,且装置体的右侧设置有挂架,所述挂架的外侧设置有开口环,所述第一吸尘机的下端与第一集尘室相连接,所述第二吸尘管设置在支撑座的下端,所述第二吸尘管上端与集尘管相连接,所述集尘管与第三吸尘机相连接,所述第二集尘室内部设置有滤网和吸风机,且滤网设置在吸风机的右侧。该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通过移动轮对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进行移动,可对木材加工车间的各个角落进行清理,可利用手持式吸尘枪对木材加工车间内一些难以清理到的角落进行清理,提高其粉尘的清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加工是以木材为原料对其进行抛光、切割等方式进行加工,但是在木材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粉尘,粉尘等杂质积累在木材加工车间,不仅对工作人员的产生影响,且遇到火则会爆燃,因此需要对木材加工车间内的粉尘等杂质进行清理,但一般的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无法对车间内的各个部分进行清理,效率降低,且木材加工产生的粉尘大多为木屑和木粉,木屑和木粉可用于不同领域的产品加工中,可对其资源再利用,常见的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容易将木屑和木粉混合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解决了一般的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无法对车间内的各个部分进行清理,效率降低,且木材加工产生的粉尘大多为木屑和木粉,常见的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容易将木屑和木粉混合清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包括支撑座和第二吸尘管,所述支撑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且支撑座的左侧设置有推手,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装置体,且装置体的右侧设置有挂架,所述挂架的外侧设置有开口环,且开口环上挂置有手持吸尘枪,所述手持吸尘枪与第一吸尘管相连接,且第一吸尘管远离手持吸尘枪的一端贯穿装置体的上表面与第一吸尘机相连接,所述第一吸尘机的下端与第一集尘室相连接,且第一集尘室设置在装置体内部,同时第一集尘室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吸尘机,所述第二吸尘管设置在支撑座的下端,且第二吸尘管设置在移动轮的内侧,所述第二吸尘管上端与集尘管相连接,且集尘管设置在支撑座内部,所述集尘管与第三吸尘机相连接,且第三吸尘机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三吸尘机设置在装置体的右侧,且第三吸尘机与第二集尘室相连通,所述第二集尘室设置在装置体内部,且第二集尘室设置在第一集尘室下方,所述第二集尘室内部设置有滤网和吸风机,且滤网设置在吸风机的右侧,所述密封门转动连接在装置体的外侧面,且装置体的上端设置有电源箱,同时电源箱设置在第一吸尘管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设置有四个,且移动轮关于支撑座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手持吸尘枪包括有吸尘罩,且吸尘罩设置在手持吸尘枪的首端,同时吸尘罩的外径大于开口环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尘管与手持吸尘枪连接处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吸尘管关于集尘管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第二吸尘管与集尘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网包括有摆球,且摆球设置在滤网的右侧面上,同时摆球关于滤网中心线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通过移动轮对木材加工车间用粉尘清理装置进行移动,可对木材加工车间的各个角落进行清理,另外设置有手持式吸尘枪,可利用手持式吸尘枪对木材加工车间内一些高位置难以清理到的角落进行清理,提高其粉尘的清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和县祥峰木艺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泰和县祥峰木艺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3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温型TPR塑胶
- 下一篇:冲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