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机拉杆防护套、转向机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4022.7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3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顾云青;刘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刘金峰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拉杆 护套 以及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机拉杆防护套、转向机以及车辆,转向机拉杆防护套包括:防护套本体以及至少一层覆盖在所述防护套本体内壁上的自修复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机拉杆防护套、转向机以及车辆,在侵入的异物退出时,内膜层能够对破损处自行修复补漏,形成有效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机配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机拉杆防护套、转向机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转向机承担着传递驾驶员输入方向盘转向信息,协助驾驶员完成车辆转向意图的作用。通常,转向机包括转向机壳体、转向机小齿轮、转向机齿条、齿条支撑轴承、转向机拉杆以及拉杆护套。通过转向机小齿轮与转向机齿条啮合,在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转向信息传递至转向机齿条,通过转向机齿条在转向机壳体内的直线移动,推动转向拉杆,进而实现车轮转动运动。转向机齿条由齿条支撑轴承支撑在转向机壳体内部,端部与转向拉杆连接,拉杆护套一端安装在转向拉杆上,拉杆护套另一端安装在转向壳体上,实现转向机内部零件与外界环境隔离,保持干燥无尘的状态。拉杆护套,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道路环境、装配环境、运输环境等影响,会受到意外损伤,尤其是异物侵入式破损,如在运输过程中接触运输搁架,或在装配过程中由于装夹工具接触,或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碎石撞击,导致拉杆护套破损,灰尘、污水会从护套破损处进入转向机内部,导致转向机内部零件,如齿条发生锈蚀、磨损等问题,从而引起转向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一种转向机拉杆防护套、转向机以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机拉杆防护套、转向机以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机拉杆防护套,包括:
防护套本体以及至少一层覆盖在所述防护套本体内壁上的自修复层。
优选地,所述防护套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套接固定在转向机壳体和转向拉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转向机壳体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转向拉杆固定。
优选地,所述自修复层采用合成胶乳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自修复层通过喷涂工艺形成在所述防护套本体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自修复层的厚度不小于2mm。
优选地,所述防护套本体至少部分地可伸缩或可弯曲。
另外,优选地,所述防护套本体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机,所述转向机包括如上述的转向机拉杆防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的转向机拉杆防护套。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机拉杆防护套、转向机以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转向机拉杆防护套,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若因异物入侵造成防护套本体破损,异物卡紧在破损处时,自修复层可对异物进行包裹,填充因破损造成的缝隙;一旦异物退出,自修复层可对破损处自行进行修复补漏,避免灰尘、污水进入转向机内部,避免转向机内部出现锈蚀、磨损等问题,影响转向机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转向机拉杆防护套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转向机拉杆防护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4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碳高压清洗枪
- 下一篇:一种不干胶标签废料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