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4556.X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6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曲春鸽;李雨辰;刘二宁;周小波;徐言东;邹任玲;胡秀枋;蒋清锋;李丹;徐秀林;卢旭华;王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A63B7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椭圆 运动 训练 装置 | ||
1.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承减重单元、设置在支承减重单元上的步行椭圆轨迹模拟单元以及设置在步行椭圆轨迹模拟单元上的脚踏板单元,所述的支承减重单元包括安装底板(3)、行进机构、升降式托台机构、穿戴式跨步牵拉机构以及靠背机构,所述的行进机构、升降式托台机构、靠背机构及步行椭圆轨迹模拟单元均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所述的穿戴式跨步牵拉机构设置在升降式托台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进机构包括一对并列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的前轮组件以及一对并列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的后轮组件,所述的前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并位于安装底板(3)前部的前轮固定支架(2)以及设置在前轮固定支架(2)内的前轮(1),所述的后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并位于安装底板(3)后部的后轮轮毂电机支承座(7)及设置在后轮轮毂电机支承座(7)上的后轮(23),所述的后轮(23)上设有与后轮轮毂电机支承座(7)相适配的后轮轮毂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底板(3)上并列设有一对支撑梁(21),所述的升降式托台机构包括一对并列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的移动托台组件以及设置在两移动托台组件之间的扶手(8),所述的移动托台组件包括设置在相应一侧支撑梁(21)上的竖向直线导轨(15)、设置在竖向直线导轨(15)上的托台滑块(17)、设置在托台滑块(17)上的移动托台(19)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的电动缸(6),所述的移动托台(19)的侧面设有盖板(20),所述的移动托台(19)的底部与电动缸(6)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戴式跨步牵拉机构包括跨步裤(48)、设置在跨步裤(48)上的跨步带(49)、设置在跨步裤(48)顶部的腰带(16)以及一对腰带连接组件,所述的腰带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腰带(16)上的腰带环(52)、设置在腰带环(52)上的环固定带(50)一端与环固定带(50)相连的绑带(51)以及设置在绑带(51)另一端的轴固定带(53),所述的盖板(20)的内侧设有与轴固定带(53)相连的绑带固定轴(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机构包括一对分别设置在相应一侧支撑梁(21)上的靠背导杆(11)、以及设置在两靠背导杆(11)之间的靠背(14),所述的靠背(14)上设有靠背支架(13),所述的靠背导杆(11)上设有与靠背支架(13)相适配的靠背支架卡扣(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行椭圆轨迹模拟单元包括一对并列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的椭圆轨迹模拟机构,所述的椭圆轨迹模拟机构包括一对并列设置在安装底板(3)上的踏板支架(25)、设置在两踏板支架(25)之间并与踏板支架(25)铰接的电机安装板(36)、设置在电机安装板(36)底部的丝杆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丝杆驱动组件上的丝杆螺母固定块(32),所述的电机安装板(36)的两侧均设有与安装底板(3)固定连接的椭圆轨迹板(27),所述的椭圆轨迹板(27)与丝杆螺母固定块(32)之间设有椭圆轨迹导向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杆驱动组件包括一对并列设置在电机安装板(36)底部的丝杆轴承座(35)、设置在两丝杆轴承座(35)之间的丝杆(33)以及套设在丝杆(33)上的丝杆螺母(30),所述的电机安装板(36)的底部设有联轴器(28),所述的联轴器(28)的一端设有丝杆驱动电机(24),另一端与丝杆(33)的端部相连,所述的丝杆螺母固定块(32)设置在丝杆螺母(3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45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头快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室内设计多功能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