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差能联合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6300.2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何伯述;应兆平;何頔;任杰;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7/00 | 分类号: | F01K27/00;F01K13/00;F01K11/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杨帅峰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差 联合 循环系统 | ||
本申请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差能联合循环系统。尽管海洋温差发电的研究历经多年,但由于海洋温差小,目前大多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系统的热效率较低。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在相同纬度时变化很小,因而系统温差主要受制于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同时,又难以通过提高透平入口压力改善系统循环热效率。换句话说,单一热源很难提高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循环系统的热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差能联合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器、循环泵、预热器、蒸发器和汽轮机,所述汽轮机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利用太阳能集热可以大幅提高透平蒸汽入口温度和入口压力,进而提高系统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差能联合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占地球面积71%的广袤海洋中,波浪能、潮汐能和海洋温差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储量丰富。海洋温差能作为清洁能源,不消耗燃料,无排放污染物,分布范围广,储藏丰富,拥有巨大的利用潜力。据美国Scrips海洋研究所的艾萨克博士估计,海洋温差能的全球总量有4×1010MW。南海的海洋温差能占了我国总储量的90%,理论值为14.4×1021~15.9×1021J。海洋温差能发电(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OTEC)的原理是利用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的温差进行发电,通常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
人们对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历经100多年。法国科学家J.D Arsonval最早提出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的设想,G.Claude最早进行了实验探索,他在古巴马坦萨斯湾沿海建成了1座开式循环发电电站。此后,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海洋温差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64年,美国安德森父子提出一种新型循环——闭式循环,并在夏威夷建造了“mini-OTEC”,这是全球第1座具有净输出功率的闭式循环电站,该装置为漂浮式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站,标称功率为50kW。1985年,卡琳娜教授设计了卡琳娜循环,该循环以氨水混合物为工质。日本佐贺大学实验室里的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系统成功发出1kW电力。1993年,美国太平洋高技术研究国际中心研究员在夏威夷建成了210kW的岸基式开式循环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站。在同一时期,日本佐贺大学上原春南教授设计了上原循环系统,且于实验室研制出能成功输出30kW电力的小型循环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装置。2015年,Arcuri设计出LNG(Liquefied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该系统利用LNG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冷量驱动热力循环,将循环循环效率提高到了17.5%。
尽管海洋温差发电的研究历经多年,但由于海洋温差小,目前大多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系统的热效率较低。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对有机朗肯循环的分析,发现影响蒸汽动力朗肯循环的重要参数是透平(涡轮机)的蒸汽入口压力、入口温度和凝汽器冷凝压力。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在相同纬度时变化很小,因而系统温差主要受制于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同时,又难以通过提高透平入口压力改善系统循环热效率。换句话说,单一热源很难提高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循环系统的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尽管海洋温差发电的研究历经多年,但由于海洋温差小,目前大多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系统的热效率较低。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对有机朗肯循环的分析,发现影响蒸汽动力朗肯循环的重要参数是透平(涡轮机)的蒸汽入口压力、入口温度和凝汽器冷凝压力。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在相同纬度时变化很小,因而系统温差主要受制于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同时,又难以通过提高透平入口压力改善系统循环热效率。换句话说,单一热源很难提高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循环系统的热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差能联合循环系统。
2.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差能联合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器、循环泵、预热器、蒸发器和汽轮机,所述汽轮机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冷凝器与冷海水相连接,所述预热器与温海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6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净化塔用离心风机
- 下一篇:一种门窗体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