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9482.9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3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翟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李德魁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管口 周围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引流管穿入孔、引流管穿出孔及粘贴装置,所述粘贴装置设于所述引流管穿入孔周侧,所述引流管穿出孔周边设有调节并固定孔径大小的收缩装置,所述引流管穿入孔与引流管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设有引流管穿出孔,使用时过长的引流管可直接穿出于袋体外,不需要进行剪短引流管,从而避免了剪短引流管引起的引流管缩进体腔的风险;引流管穿出孔设有收缩装置,可使引流穿出孔紧贴引流管,保证渗液不会从引流管穿出孔渗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手术后病人用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
背景技术
在腹腔手术后,许多病人需要插上腹腔引流管,而引流管口周围容易发生渗液,使病人的伤口发生感染,降低了病人的舒适度。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直接在引流管处套上引流袋1收集渗液,由于引流管2比较长,无法直接将引流管套进袋内,一般是采用将引流管先剪短后套引流袋,然而这样容易导致引流管缩进体腔内,对病人的康复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现有的腹腔引流管及引流袋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其结构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可在不剪短引流管的情况下有效地收集渗液,使用方便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引流管穿入孔、引流管穿出孔及粘贴装置,所述粘贴装置设于所述引流管穿入孔周侧,所述引流管穿出孔周边设有调节并固定孔径大小的收缩装置,所述引流管穿入孔与引流管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收缩装置包括松紧带及松紧扣,所述引流管穿出孔周边设有环形带腔,所述松紧带设于环形带腔内且两端外露于环形带腔,所述松紧扣扣住所述松紧带的两个外露端。
进一步的,所述粘贴装置为粘贴圆盘,所述粘贴圆盘一面与所述袋体固定连接,另一面设有亲肤胶层,所述粘贴圆盘上设有与所述引流管穿入孔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内径由所述亲肤胶层面向与所述袋体相连面逐渐减小,最终与所述引流管穿入孔内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穿出孔至所述袋体顶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引流管穿入孔至所述袋体顶部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及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液口的活塞。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为透明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刻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设有引流管穿出孔,使用时过长的引流管可直接穿出于袋体外,不需要进行剪短引流管,从而避免了剪短引流管引起的引流管缩进体腔的风险;引流管穿出孔设有收缩装置,可使引流穿出孔紧贴引流管,保证渗液不会从引流管穿出孔渗出。
2)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安全,可减少伤口感染机会,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且可以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流管口周围渗液收集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94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焊接模块化组装式跑步机
- 下一篇:智能课桌面板及智能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