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引流管内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9677.3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4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邵珠福;许瑞瑞;杨春燕;王步青;崔占群;史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珠福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雪萍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引流 管内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内芯,属于一种一种医疗用器具,它有圆柱形的内芯主体,内芯主体的头端为弧形钝头,内芯主体的尾端有注射器针座安装槽,内芯主体中部的导丝孔一端出口位于弧形钝头上、另一端出口与注射器针座安装槽内腔相通。使用这种引流管内芯时,可实现导丝引导技术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在急症病人抢救及困难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可达到快速、精准、微创效果,另外,可在胸腔引流管置入后,通过注射器针座安装槽连接注射器以判断穿刺、引流是否成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用器具,尤其是一种胸腔引流管使用时的器具。
背景技术
胸腔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开放性胸部损伤、张力性气胸等急症的常见手术操作。目前临床中采用的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在病人胸壁过厚、多发肋骨骨折等情况下,手术置管操作具有一定难度,难以精确穿刺并控制损伤,以顺利实现插管引流。目前,Seldinger(经皮)穿刺及导丝引导技术在深静脉置管、胸腔穿刺及气管切开中已成熟应用,但因未有适宜的胸腔引流用的器具,在胸腔引流中还未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内芯,以实现导丝引导技术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内芯,它有圆柱形的内芯主体,内芯主体的头端为弧形钝头,内芯主体的尾端有注射器针座安装槽,内芯主体中部的导丝孔一端出口位于弧形钝头上、另一端出口与注射器针座安装槽内腔相通。
采用上述结构的引流管内芯,使用时,可实现导丝引导技术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在急症病人抢救及困难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可达到快速、精准、微创的效果,在病人胸壁过厚、多发肋骨骨折等情况下,也可顺利实现引流。另外,可在胸腔引流管置入后,通过注射器针座安装槽连接注射器以判断穿刺、引流是否成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3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尾部与注射器安装在一起后的示意图。
图中,1-胸腔引流管,2-内芯主体,3-导丝孔,4-注射器针座安装槽,5-弧形钝头,6-注射器针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胸腔引流管内芯,它有圆柱形的内芯主体2,内芯主体的头端为弧形钝头5,内芯主体的尾端有注射器针座安装槽4,内芯主体中部的导丝孔3一端出口位于弧形钝头上、另一端出口与注射器针座安装槽内腔相通。
使用时,先按照现有的导丝穿刺方法,将导丝的一端穿刺入胸腔内的引流部位。然后将导丝的另一端插入内芯主体的弧形钝头端,使内芯主体沿着导丝的引导进入胸腔内的待引流部位,套装在内芯主体上的胸腔引流管1也随之进入待引流部位。此后,可将导丝抽出,把注射器的针座插入注射器针座安装槽内,向外拉动注射器手柄,观察是否有血液等液体或气体经导丝孔被抽入注射器针筒6内。如有,就说明操作成功,将内芯主体抽出,再进行引流。如没有,则说明操作不成功,应重复以上动作至成功。
弧形钝头的外端面呈弧形。操作时,弧形钝头起到一定的穿刺作用,实现内芯主体和胸腔引流管的前进。显然,注射器针座安装槽的形状应该与注射器上的针座的外形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可用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珠福,未经邵珠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9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用钢拱架固定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背负式蔬菜种植用喷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