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钢护筒安全防护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3824.4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崔茂;纪雅淇;邱成;柳旭;靳生斌;宋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王同胜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桩钢护筒 安全 防护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注桩钢护筒安全防护组合装置,包括钢环、主面板、铰接件,所述钢环与灌注桩钢护筒中心同轴;所述主面板设置于所述钢环上;所述铰接件设置于所述钢环一侧的曲面上。本实用新型的灌注桩钢护筒安全防护组合装置,提供有效作业面的同时,有效地保障了作业人员生产安全;该组合装置拆装方便、周转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可以通过调节螺栓来适应一定范围内的桩孔孔径的灌注桩施工,也可以制作配套的组合装置,满足不同的钢护筒和现场需求,灵活性高、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建、工建、桥梁等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注桩钢护筒安全防护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多采用在桩孔上部设置钢护筒的方法,以方便控制桩身位置,防止桩身位移偏差。较大工程的灌注桩桩径会超过1m,而灌注桩钢护筒一般只要求高出地面300mm—500mm,此高度明显低于临时防护栏杆的安全高度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靠近钢护筒进行测量孔深、拆装混凝土泵管等作业。由于桩径较大时作业人员无有效操作面,安全防护达不到要求,导致作业人员容易滑落至桩孔内,安全保障系数低,严重影响人员安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灌注桩钢护筒的周边地面湿滑,若逢冬期施工,钢护筒周边结冰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作业人员掉落桩孔的安全风险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灌注桩钢护筒安全防护组合装置,尤其适合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桩孔径较大、钢护筒高出地面的有效高度不足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打桩及灌注过程中无有效操作面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注桩钢护筒安全防护组合装置,包括:
钢环,所述钢环与灌注桩钢护筒中心同轴;
主面板,所述主面板设置于所述钢环上;
铰接件,所述铰接件设置于所述钢环一侧的曲面上。
所述钢环包括中心对称的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半圆筒和所述第二半圆筒一侧曲面均与所述铰接件连接,并可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筒和所述第二半圆筒远离所述铰接件的另一侧曲面上均设置有紧固耳板,所述紧固耳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面板包括中心对称的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所述第一半圆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圆筒上,且曲面相切;所述第二半圆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圆筒上,且曲面相切。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鼻环、主面板开口,所述主面板开口与所述主面板中心同轴,所述至少一个鼻环呈对称分布;所述主面板开口形状与冲击钻钻头形状相适配;所述主面板开口上设置有中心对称的活动门板,所述活动门板通过所述鼻环、穿孔螺栓和活动门板空心轴与所述主面板连接,并可相对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板上均设置有活动门板开口,所述活动门板开口与所述主面板开口中心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钢环的曲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双螺母螺栓,所述至少一个双螺母螺栓呈对称分布。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灌注桩钢护筒安全防护组合装置,能够提供有效作业面,保障作业人员和施工安全;采用可拆卸式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可循环使用、周转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该组合装置通过调节螺栓可适应一定范围内的桩孔孔径的灌注桩施工,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钢护筒和现场需求,制作与之配套的组合装置,灵活性高、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关闭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关闭状态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3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生态护岸
- 下一篇:基于农业物联网用施肥浇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