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4495.5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涛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速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4 | 代理人: | 高早红 |
地址: | 5100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新生儿 胃肠 减压 排气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包括气筒,所述气筒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配护帽,所述三通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管,所述侧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堵头,所述气筒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三通管下方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配护帽。该多功能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具备常压和负压两种引流排气模式,提升减压排气效率、降低负压引流不良后果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现有设备在使用时存在的弊端:消化液流失、感染风险,胃肠黏膜损伤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诸多胃肠减压器多采用负压引流,而负压多由可回弹负压球囊产生,负压压力大小不稳定,新生儿胃肠娇弱,过大的负压或持续的负压容易损伤胃粘膜,导致胃肠出血,研究认为,新生儿机械通气胃肠排气或少量的胃肠引流,采用常压引流更安全,只有在胃肠内有大量气体且液体浓稠难以常压排出才会采用负压引流,而且引流负压不超过5kpa,临床上机械通气患儿胃肠排气除了负压引流外,还有两个方法,其一是依靠护理人员定时抽吸胃管排气,排完气可将抽出胃液注射会胃内,该方法可避免胃液损失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缺点是工作量大,不能做到持续排气,也会引起胃肠膨胀;其二是胃管连接引流袋,该方法可以做到持续排气,而缺点是难以确保引流袋胃液无菌,导致胃液损失,这两种方法还有一个缺点是缺乏单独的注食注药端口,每次注食注药均需断开引流管连接,增加了感染风险。
现有技术中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设备在使用时,根据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弊端,不能够在持续排气的情况下减少胃液流失,同时减少感染风险,使减压排气效率下降,存在较大的提升与改进的空间,故而提出一种多功能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该多功能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具备常压和负压两种引流排气模式等设计,提升减压排气效率、降低负压引流不良后果等优点,解决了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现有设备在使用时存在的弊端:消化液流失、感染风险,胃肠黏膜损伤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提升减压排气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包括气筒,所述气筒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配护帽,所述三通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管,所述侧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堵头,所述气筒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三通管下方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配护帽,所述气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气筒右侧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柄,所述活塞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推柄右侧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堵头。
优选的,所述气筒的正面开设有刻度槽,且刻度槽呈等距离一字排列。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和三通管的右端均与气筒的内部相连通,且排液管和三通管的位置呈上下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直径与气筒的内部直径相同,且气筒的右侧呈开口状。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的左端与气筒的内部相连通,且气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柄环,柄环呈椭圆状。
优选的,所述推柄的右侧开设有沉孔,且第二堵头位于沉孔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新生儿胃肠减压排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涛,未经李平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4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