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船坞内船舶登乘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4665.X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8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洪;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02 | 分类号: | B63C1/02;B63C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船坞 船舶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船坞内船舶登乘平台,包括挂架、挂耳、设于挂架底端外侧的平台、设于挂架底层的手摇绞车、设于挂架底端偏上位置的换向轮,所述平台偏中部位置的两侧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有收放钢丝绳,所述收放钢丝绳的一端与挂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滑轮和转向轮与手摇绞车连接。其有益效果是:浮船坞内船舶登乘平台,下水作业阶段无需吊车协助,其结构简单,可方便人员从浮船坞直接上下坞内需下水的新造船,提前做好下水船的系缆和出坞前准备工作,并且安全可靠;施工人员可以连续作业,缩短下水作业时间,降低下水成本;平台通过手摇绞车缩放收放钢丝绳而实现收放,可以确保新造船舶进出坞时,不会与浮船坞碰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下水工装领域,具体是浮船坞内船舶登乘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水平船台造船后采用浮船坞下水阶段,施工人员从浮船坞时至下水船舶作业时,只能等浮船坞和新造船一起停靠在码头时,依靠码头吊车将人员吊上新造船,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且效率低下;如不创新改进,就无法缩短下水准备周期,拖轮等辅助时间长,等待时间长施工人员不能连续作业,下水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涉及浮船坞内船舶登乘平台。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方案为,浮船坞内船舶登乘平台,包括挂架、挂耳、设于挂架底端外侧的平台、设于挂架底端偏上位置的换向轮,所述平台偏中部位置的两侧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有收放钢丝绳,所述收放钢丝绳的一端与挂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滑轮和转向轮与手摇绞车连接。
作为挂架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挂架由若干层组成,所述挂架的每一层都设有斜梯,通过斜梯连接底层与上层,方便人员上下。
作为换向轮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换向轮设在所述挂架的第二层。
作为安全钢丝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台两侧的端部各设有一根安全钢丝绳,所述挂架的顶层设有卸扣,所述安全钢丝绳的一端与平台连接,另一端与卸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挂耳设于所述挂架顶端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挂架的底端设有两个铰链,所述平台通过铰链与所述挂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向轮由两个轮子组成,两个轮子呈上下垂直分布,转换所述安全钢丝绳的方向,引导所述安全钢丝绳与所述手摇绞车连接。
其有益效果在于:1、浮船坞内船舶登乘平台,下水作业阶段无需吊车协助,其结构简单,可方便人员从浮船坞直接上下坞内需下水的新造船,提前做好下水船的系缆和出坞前准备工作,并且安全可靠。
2、收放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挂架上,一端连接手摇绞车,平台通过手摇绞车,带动收放钢丝绳收缩,而平台与挂架的铰链设计可以使平台自由翻转,收放钢丝绳收缩时会给平台一个向上的力,迫使平台向上翻转,放松钢丝绳平台就会受重力向下翻转,由此可以实现平台自由收放,确保新造船舶进出坞时,不会与浮船坞碰撞。
3、由于登乘平台结构简单,移动方便,不似以前,施工人员从浮船坞时至下水船舶作业时,只能等浮船坞和新造船一起停靠在码头时,依靠码头吊车将人员吊上新造船,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且效率低下,现在施工人员可以依靠登乘平台,随时下水连续作业,缩短了下水作业时间,降低了下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换向轮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挂耳;2、挂架;3、斜梯;4、铰链;5、平台;6、安全钢丝绳;7、卸扣;8、滑轮;9、收放钢丝绳;10、换向轮;11、手摇绞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4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频光纤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下置式铁路货车转向架轮对径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