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于串接的救援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5452.9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8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姚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26 | 分类号: | B63C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吕琳琳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救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用品领域。易于串接的救援绳,包括绳体,绳体包括内绳体以及外包裹绳体,内绳体的长度方向上每间距15cm‑40cm均套设有一用于抓握限位的限位件,内绳体上位于限位件所处位置的两侧均设有将限位件在内绳体上的长度方向上进行固定的绳结;外包裹绳体包覆在内绳体以及限位件的外围;内绳体以及外包裹绳体中的至少一个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绳套以及用于穿过绳套进行多个绳体串接的安全扣;绳套用于手腕穿过进行手部抓握牵拉。本专利通过优化传统救援绳的结构,通过绳套与安全扣的结合,便于串接。通过绳套的设置,相对于双绳套减轻重量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手部的牵拉救援,抓握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救援绳。
背景技术
在消防救援领域中,消防人员经常会在水上或海上对落水者进行救援,例如,通过直升机或抛绳设备向海中或水中投入救援绳索,通过救援绳索将落水者救起。
现有技术中,救援绳索包括救援绳和安全扣,现有的救援绳串接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救援绳的两端均有安全扣(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21792575.7公开的救援绳结构),通过安全扣的相连,进而实现串接,然后救援绳两端都具有锁扣的形式明显增加了产品的自重,而且传统救援绳子单绳的结构,不便于进行抓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易于串接的救援绳,已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易于串接的救援绳,包括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包括内绳体以及外包裹绳体,所述内绳体的长度方向上每间距15cm-40cm均套设有一用于抓握限位的限位件,所述内绳体上位于限位件所处位置的两侧均设有将限位件在内绳体上的长度方向上进行固定的绳结;
所述外包裹绳体包覆在所述内绳体以及限位件的外围;
所述内绳体以及所述外包裹绳体中的至少一个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绳套以及用于穿过绳套进行多个绳体串接的安全扣;
所述绳套用于手腕穿过进行手部抓握牵拉。
本专利通过优化传统救援绳的结构,通过绳套与安全扣的结合,便于串接。此外,通过绳套的设置,相对于双绳套减轻重量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手部的牵拉救援,抓握效果更佳。通过绳体结构的优化,通过增设有限位件,实现了绳体外径的波动性,进一步提高被救援对象的抓握效果。通过包裹绳的设置,保护内绳体,避免断裂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绳体的一端设有所述绳套,所述内绳体的端部设有用于所述绳套的闭合的闭合用绳结;
所述内绳体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安全扣;
所述外包裹绳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内绳体的两端部的绳结处。
便于实现外包裹绳体对内绳体的局部包覆。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包裹绳体上设有所述绳套;
所述安全扣固定在所述外包裹绳体上。
便于串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绳体以及所述外包裹绳体的端部均设有绳套,所述外包裹绳体端部的绳套包覆在所述内绳体端部的绳套的外围;
所述安全扣与所述内绳体以及所述外包裹绳体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便于实现双层绳套,保证强度。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绳体以及所述外包裹绳体的一端与所述安全扣相连;
所述内绳体以及所述外包裹绳体的另一端均设有绳套,所述外包裹绳体端部的绳套与所述内绳体端部的绳套独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5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烤烟地膜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工机械用自动调整角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