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5887.3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赖兆祥;操君喜;孙世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压式 茶叶 加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置有输送带和至少两个辊压组件,各所述辊压组件包括压辊以及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多个所述压辊在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横向布置,所述第一高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压辊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一方面,输送带实现茶叶的连续输送和加工,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高度调节组件调节压辊与输送带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压辊对茶叶的施加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茶叶加工来说,制作过程中的揉捻施压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加工步骤,通过揉压破坏茶叶的内部组织如细胞组织,提升茶叶的滋味,同时实现茶叶的塑形。
现有技术中的揉压工艺包括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手动揉压为传动加工方式,其不足之处较为明显,一方面高度依赖制茶人员的个人工艺,高水平制茶人员培养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加工效率较低,难以适应如今剧增的市场需求,再一方面人工加工出的茶叶质量难以保持一致。自动碾压的加工设备为棱骨揉盘,棱骨揉盘则无法实现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仍旧较低,且无法调节揉压的压力。
综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茶叶揉压加工时一方面无法连续生产,另一方面自动揉压设备无法主动调节揉压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置有:
输送带;
至少两个辊压组件,各所述辊压组件包括压辊以及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多个所述压辊在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横向布置,所述第一高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压辊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高度。
上述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所述辊压组件包括两个安装架,两个安装架分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所述压辊的两端各连接于一所述安装架上。
上述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所述安装架的底部通过多个调节垫片安装于所述基架上,一螺栓贯穿连接所述安装架、各调节垫片以及所述基架。
上述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所述第一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竖直布置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竖直往复运动带动所述压辊竖直往复运动。
上述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
还包括辊印组件,其包括印辊,所述印辊上设置有凸出标记,所述印辊在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上横向布置,所述印辊位于所述压辊的下游。
上述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所述凸出标记为文字、图案或者两者的结合。
所述辊印组件还包括第二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二高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印辊在所述输送带上方的高度。
上述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上述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还包括护栏,两个护栏分置于所述输送带宽度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一方面,输送带实现茶叶的连续输送和加工,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高度调节组件调节压辊与输送带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压辊对茶叶的施加的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辊压式茶叶加工设备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5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杆塔分段式防坠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信息收放式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