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芯体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6673.8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6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魏邦钦;李勇;魏明;彭红枚;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恒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危松 |
地址: | 443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缠绕 装置 | ||
一种避雷器芯体缠绕装置,包括编织机,所述编织机包括机架、锭子和芯管,在编织机一侧依次设有限位机构、阻尼机构和切割装置;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内设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一侧与限位环固定连接,由芯管穿出避雷器芯体穿过限位环后进入第一导管内;阻尼机构包括框架,在框架内设有多个槽轮,各槽轮分别通过弹力机构与框架连接,各弹力机构在不同方向推顶槽轮抵靠在避雷器芯体上;本实用新型将现有径向螺旋缠绕玻纤带修改为网管状缠绕玻纤带,为避雷器芯体提供轴向拉力和泄压网格孔,提高避雷器的机械强度和防止避雷器爆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芯体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避雷器芯体包括由多片依次排列布置电阻片构成的中间体,在中间体两端分别设置电极片,在中间体和电极片外呈螺旋形缠绕有多层环氧树脂浸渍的玻纤带,玻纤带缠绕角度约为60~90度,这种缠绕形式的弊端在于:一方面是电阻片没有轴向拉紧力,因此当避雷器过热膨胀和冷却收缩后,电阻片间容易出现间隙,使电阻片间接触不良或者发生爆炸,另一方面是具有径向螺旋缠绕芯体的避雷器整体机械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雷器芯体缠绕装置,将现有径向螺旋缠绕玻纤带修改为网管状缠绕玻纤带,为避雷器芯体提供轴向拉力和泄压网格孔,提高避雷器的机械强度和防止避雷器爆炸。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避雷器芯体缠绕装置,包括编织机,所述编织机包括机架、锭子和芯管,在编织机一侧依次设有限位机构、阻尼机构和切割装置;
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内设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一侧与限位环固定连接,由芯管穿出避雷器芯体穿过限位环后进入第一导管内;
阻尼机构包括框架,在框架内设有多个槽轮,各槽轮分别通过弹力机构与框架连接,各弹力机构在不同方向推顶槽轮抵靠在避雷器芯体上;
切割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在第二支架上安装有第一气缸和卡槽,卡槽内设有刀片,刀片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由阻尼机构出来的避雷芯体进入到第二导管内,第一气缸推动刀片贴着第二导管一端向下运动,对露出第二导管的避雷芯体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采用编织机在避雷芯体表面编织固定网格状玻纤管,玻璃纤维带之间相互缠绕,从而在芯体表面形成多个菱形压力释放口,并有利于芯体在升温情况下膨胀,避免避雷器爆炸;另一方面,网格状玻纤管为芯体提供轴向拉力,膨胀收缩后的电阻片能够实时贴服在一起,从而解决了电阻片接触不良的情形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施加轴向和径向拉力,因此提高了避雷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于进料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于阻尼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切割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关于烘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关于避雷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关于控制器的接线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控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恒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恒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6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转射的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电机槽楔及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