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7061.0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代启宏;施海;邝秋民;管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睿中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睿中实业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8 | 分类号: | C21D1/28;C21D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轨道 正火 作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包括加热线圈、冷却装置、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小车、载台、支撑平台;载台设于支撑平台上方,与支撑平台铰接,载台能够相对于支撑平台翻转;移动小车能够带动载台、支撑平台移动;加热装置设于载台端部下方;加热线圈为环形状,加热线圈套在轨道上;冷却装置设于载台上方,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水管;水管与加热线圈外壁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作业效率高,钢轨焊接接头正火质量稳定,能够满足铁标规定的质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正火多为乙炔+氧气的组合,此中工艺的缺点非常明显,都是易燃易爆气体施工危险性高;正火质量不稳定,传统的都为人工操作,所以焊接的统一性较差;施工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电正火设备,但多处于第一代试运行状态,缺点明显,能效低下,体积庞大,造价昂贵,操作复杂,设备稳定性低的初代特点。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作业效率高,钢轨焊接接头正火质量稳定,能够满足铁标规定的质量要求。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包括加热线圈、冷却装置、移动装置;
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小车、载台、支撑平台;载台设于支撑平台上方,与支撑平台铰接,载台能够相对于支撑平台翻转;移动小车能够带动载台、支撑平台移动;
加热装置设于载台端部下方;加热线圈为环形状,加热线圈套在轨道上;
冷却装置设于载台上方,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水管;水管与加热线圈外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热线圈为仿形结构,工字型铁轨外形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热线圈为可拆卸结构,加热线圈包括第一线圈部、第二线圈部、第三线圈部;第二线圈部为设于工字形铁轨上方的纵部,第三线圈部包括与工字形铁轨匹配的总部和工字形底部的水平部,第一线圈部包括与工字形铁轨匹配的仿行部和仿行部上方的纵部;其中,第一线圈部的工字形铁轨匹配的仿行部和仿行部上方的纵部为一体结构,第一线圈部底部通过法兰盘与第三线圈部的水平部相连,第三线圈部的顶部通过法兰盘与第二线圈部的底部相连,第一线圈部、第二线圈部的顶部与电极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水管一端与水箱连接后,围绕加热线圈一周,贯穿法兰盘,另一端经过水泵与水箱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加热线圈由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载台、支撑平台端部铰接,载台、支撑平台之间设有气缸或电缸,气缸或电缸底部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气缸或电缸的推杆顶部与载台的底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气缸或电缸为一对,一对气缸或电缸对称设于载台边缘底部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轨道正火作业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比初代电正火有了明显的进步,有效功率的大幅度提高,设备操作的简单,设备的小巧方便,成本的降低,设备稳定性的大大提高,正火质量的稳定可靠,施工安全的可靠。整个设备体积和重量大幅度减小,功率利用率大大提高,对国内的钢轨焊缝接头有重要意义。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睿中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睿中实业股份公司,未经江苏睿中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睿中实业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7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