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行走平台座椅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7523.9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史磊;赵策力;郭奇;朱文超;王忠民;王伟;赵靓;范建华;李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行走 平台 座椅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行走平台座椅支撑结构,包括安装架和靠背,所述靠背设置于该安装架顶部一侧,所述靠背向上倾斜且该靠背两侧均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内侧设置有支撑所述靠背的斜撑,该靠背底部内侧的安装架上水平设置有坐板,所述坐板远离靠背一侧铰接有定位板,所述靠背下方的所述安装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座椅支撑位置安装弹簧缓冲结构,对轨道车急刹等因素产生的冲击惯性进行缓冲,同时在人员受到急刹而处于前倾状态时,通过安全带牵拉动作而带动座椅前方的定位板向上撑起,从而增加坐垫的支撑防护效果,防止人员受惯性而冲出轨道车,增加安全保障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行走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行走平台座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行走平台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运输工具,在运送人力、物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轨道行走车的设计和使用对于矿藏工业化开采的安全性和高效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形成车再轨道上穿梭运行,以及时、准确的把人力以及货物运送到指定位置,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高效要求。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轨道行走车座椅直接固定于平台表面,人员乘坐过程中经常由于刹车惯性等因素而来回移动,甚至冲击过大时冲出轨道车,通过安装传统自锁式安全带,在轨道车急刹过程会直接锁死安全带,造成乘员锁骨位置受到巨大拉扯力,对于乘员安全具有一定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轨道行走平台座椅支撑结构,在座椅支撑位置安装弹簧缓冲结构,对轨道车急刹等因素产生的冲击惯性进行缓冲,同时在人员受到急刹而前倾状态时,带动座椅前方的防护结构向上撑起,从而增加坐垫的支撑防护稳定性,防止人员受惯性而冲出轨道车,增加安全保障能力,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行走平台座椅支撑结构,包括安装架和靠背,所述靠背设置于该安装架顶部一侧,所述靠背向上倾斜且该靠背两侧均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内侧设置有支撑所述靠背的斜撑,该靠背底部内侧的安装架上水平设置有坐板,所述坐板远离靠背一侧铰接有定位板,所述靠背下方的所述安装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矩形调节框,该调节框内竖向固定有撑杆,所述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的撑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固定有安全带,所述安全带一端沿所述靠背外侧贯穿所述引导板且与所述斜撑顶面相接,所述调节框内侧的安装架上设置有限位架,所述安全带依次贯穿该限位架和斜撑,且所述安全带端部向下倾斜固定到所述定位板侧边。
采用上述一种轨道行走平台座椅支撑结构,在使用时,将乘员两肩部分别顶紧两组引导板内侧的两条安装带,从而将安全带绕乘员腋窝向上绕过锁骨而后向后延伸,当乘员在轨道车急刹过程中而产生向前倾倒的动作时,乘员身体拉动安全带向上拉,从而通过靠背外侧的安全带拉动所述滑块,通过滑块向上移动而带动弹簧产生压缩,同时拉动滑块另一侧的安全带,将该侧安全带在限位架的支撑下向下方牵拉,从而通过安全带拉动定位板向上撑起,以通过定位板对乘员进行阻挡支撑,确保乘员受到惯性后可稳定乘坐在坐板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坐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固定板顶部与所述斜撑底端相接,且所述定位板放置于该固定板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架包括一矩形框体,该框体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引导辊,所述引导辊与所述框体转动配合,且所述安全带穿过两组所述引导辊之间,所述引导辊直径大于所述框体厚度。
作为优选,两条所述安全带与所述斜撑相连接一端外侧均设置有插接扣,且两组所述插接扣通过可拆卸的插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坐板与所述定位板共同组成一矩形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设置有布质坐垫,且所述坐板和所述定位板均与所述坐垫通过粘胶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7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能源厂循环水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公园美化盆景宣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