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源综合污染应急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8989.0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8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尧;漆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渣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6 | 代理人: | 曾妮;陆思宇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源 综合 污染 应急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水源综合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氧化池;
深度氧化絮凝池,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设置在所述预氧化池的一侧;
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设置在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远离所述预氧化池的一侧,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相连通;
砂滤池,所述砂滤池设置在所述沉淀池远离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的一侧;
清水池,所述清水池设置在所述砂滤池远离所述沉淀池的一侧;
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预氧化池远离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的一侧;
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预氧化池和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上;
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池和所述砂滤池上;
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砂滤池和所述清水池上;
添加装置,所述添加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二水管、所述第三水管和所述第四水管上;
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预氧化池、所述沉淀池、所述砂滤池和所述清水池上;
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预氧化池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综合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第一余氯检测仪、第二余氯检测仪、砂石层和细沙层,所述第一余氯检测仪设置在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的顶部,所述第一余氯检测仪的接收端延伸至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内,所述第二余氯检测仪设置在所述清水池的顶部,所述第二余氯检测仪的接收端延伸至所述清水池内,所述砂石层设置在所述砂滤池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细沙层设置在所述砂石层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综合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隔板,若干个所述隔板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综合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远离所述第四水管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综合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罗茨曝气风机、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曝气管,所述罗茨曝气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预氧化池远离所述深度氧化絮凝池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罗茨曝气风机的出风端,所述第一气管位于所述预氧化池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管的底部,所述第二气管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预氧化池的底部,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所述预氧化池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曝气管和所述第二气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源综合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的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若干个所述出气孔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源综合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管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89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