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抗拉电力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1681.1 | 申请日: | 201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7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郜俊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通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18;H01B7/22;H01B7/282;H01B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55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电力 用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抗拉电力用电缆,电缆本体,电缆本体包括芯线和外部防护层;芯线由多根漆包铜导线绞合组成,芯线的外侧包裹有缓冲方通;缓冲方通的外侧套设有内部防护层,缓冲方通的四个棱边均与内橡胶层的内侧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电缆本体中设置有铜制网格状结构的抗拉层,便于在对电缆本体进行拉扯时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电缆本体的抗拉效率,且利用缓冲方通能够对漆包铜导线进行防护,在电缆本体收到外力挤压作用力时,缓冲方通的四个拐角能够对外侧的外部防护层与内部防护层进行支撑,减小二者的变形量,进而能够延长外部防护层与内部防护层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抗拉电力用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现有的一部分电缆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电缆的外表皮磨损的情况,导致电缆的芯线外露无法保证电缆的正常使用,且部分电缆在进行弯曲时,容易出现电缆的外表皮破损的情况,并且在电缆的接头部位容易进入潮气,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减少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抗拉电力用电缆,通过在电缆本体中设置有铜制网格状结构的抗拉层,便于在对电缆本体进行拉扯时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电缆本体的抗拉效率,且利用缓冲方通能够对漆包铜导线进行防护,在电缆本体收到外力挤压作用力时,缓冲方通的四个拐角能够对外侧的外部防护层与内部防护层进行支撑,减小二者的变形量,进而能够延长外部防护层与内部防护层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在电缆本体上设置有防护肋条,利用防护肋条对外部防护层进行安全防护,减小电缆本体与外部接触时对外部防护层的磨损程度,延长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磨抗拉电力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芯线和外部防护层;所述芯线由多根漆包铜导线绞合组成,芯线的外侧包裹有缓冲方通;所述缓冲方通的外侧套设有内部防护层,缓冲方通的四个棱边均与内橡胶层的内侧壁相接触,缓冲方通的外侧与内部防护层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防水层;所述内部防护层的外侧包覆有外部防护层,且外部防护层的内侧与内部防护层的外侧之间填入有抗拉层;其中,
所述外部防护层的外侧壁上呈环形等角度粘接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防护肋条;首先将电缆本体进行铺设,在电缆本体收到外力作用时,缓冲方通的四个拐角能够对外侧的外部防护层与内部防护层进行支撑,减小外部防护层与内部防护层,且对抗拉层的形状进行支撑,有效减小电缆本体收到外力作用的变形量,缓冲方通能够对内侧漆包铜导线进行防护,保持其位置稳定,且利用防水层可以防止水及潮气沿电缆纵向的扩展,从而可有效降低电缆本体的远离接头部位受潮的几率,在对电缆本体进行拖曳时,防护肋条首先与外部接触面进行接触,降低外部防护层磨损的几率,延长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在于:所述防水层采用聚丙烯酸钠交联物;在缓冲方通与内部防护层之间设置由聚丙烯酸钠交联物制成的防水层,利用防水层可以防止水及潮气沿电缆本体纵向的扩展,从而可有效降低电缆本体的远离接头部位受潮的几率,以保证电缆本体的绝缘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在于:所述抗拉层为铜制网格状结构;便于在对电缆本体进行拉扯时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电缆本体的抗拉效率。
进一步在于:所述外部防护层与内部防护层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
进一步在于:所述防护肋条由耐磨肋条和抗弯肋条首尾依次固连组成;能够利用防护肋条对外部防护层进行安全防护,减小电缆本体与外部接触时对外部防护层的磨损程度,进一步延长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通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燕通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1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