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2164.6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国;周浩;冯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摩擦 全向 移动 球形 机器人 | ||
1.一种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地面直接接触的球壳(1)及分别容置于该球壳(1)内的内减振模块(3)和驱动模块(4),其中球壳(1)分为相互密封连接的两部分,所述内减振模块(3)包括内减振支撑框(301)、减振弹簧(302)及支撑片(303),该内减振支撑框(301)的一端通过螺柱(5)与所述驱动模块(4)连接,另一端安装有牛眼轮(6),所述螺柱(5)上设有支撑片(303),该支撑片(303)与内减振支撑框(301)之间的螺柱(5)上套设有减振弹簧(302),所述减振弹簧(302)的两端分别与内减振支撑框(301)和支撑片(303)抵接,所述牛眼轮(6)通过减振弹簧(302)的弹力始终与所述球壳(1)的内壁相对滚动地接触;所述驱动模块(4)为球形机器人的动力源,包括底盘(401)、电机(402)、全向轮(403)及联轴器(404),所述螺柱(5)连接于底盘(401)上,该底盘(401)上安装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04)与全向轮(403)相连,该全向轮(403)通过所述减振弹簧(302)的弹力始终与球壳(1)的内壁抵接,所述电机(402)驱动全向轮(403)旋转,通过所述全向轮(403)与球壳(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球壳(1),进而实现所述球形机器人的全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壳(1)均分为两个半球壳,两个半球壳之间密封螺纹连接;或者,每个半球壳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螺纹孔A,两个半球壳上的螺纹孔A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螺纹孔A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栓(7),两个半球壳相对应的螺栓(7)之间通过连接片(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2)为方形,其上开设有胶囊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减振支撑框(301)为方形框,所述牛眼轮(6)固接在内减振支撑框(301)的上连接板(3011)上,所述内减振支撑框(301)的下连接板(3012)上开设有通孔(3013),所述螺柱(5)的上端由该通孔(3013)穿入内减振支撑框(301)中,并通过螺母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401)包括上底盘(4011)及下底盘(4012),该下底盘(4012)的外边缘设有电机支座(4014),所述上底盘(4011)与电机支座(4014)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盘(4011)及下底盘(4012)上对应电机(402)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胶囊孔(4013),该胶囊孔(4013)沿径向呈放射状开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座(4014)为四个,每个电机支座(4014)上均安装有电机(402);所述上底盘(4011)及下底盘(4012)均为不完整圆,即上底盘(4011)及下底盘(4012)外边缘对应电机支座(4014)的部分为直线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02)为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每个所述电机(402)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404)连接一个全向轮(403),四个全向轮(403)为两对正交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404)包括连接轴(4041)及法兰盘(4042),该连接轴(4041)及法兰盘(4042)上沿轴向开设有中心孔(4043),所述连接轴(4041)上沿径向开设有与中心孔(4043)相连通的螺钉孔(4045);所述法兰盘(4042)与全向轮(403)固接,所述电机(402)的输出轴由中心孔(4043)插入,并通过螺钉孔(4045)内安装的紧定螺钉(4046)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摩擦式全向移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4042)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与全向轮(403)固接的螺纹孔B(40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21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向紧固结构前保险杠导流吹塑风管
- 下一篇:一种低压抽出式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