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效果极佳的双腔冲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2285.0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5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曾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日明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李蓉蓉 |
地址: | 3411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效果 极佳 冲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效果极佳的双腔冲洗管,包含管体,所述管体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管体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管体一侧设有一体成型的锥形接口,所述锥形接口通过管体内部的出液通道连接管体末端的多个进液口,所述第一支管通过管体内部的进液通道与管体末端的出液孔相连,所述进液通道环绕出液通道设置在管体的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支管末端上固定有单向阀,所述第二支管与前述出液通道联通,所述第二支管末端固定有与负压机配合使用的螺帽。本装置可以有效实现将患者体内脓、血、液体、坏死组织等导引至体外,并且通过第一支管对患者体内进行有效冲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效果极佳的双腔冲洗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一种常用的外科手术辅助器械,其种类众多,临床上用于导尿或用于胸腔、腹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组织间隙及创面等部位的引流,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隙、创面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坏死组织等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和影响伤口愈合。
现有的引流管多为乳胶、橡胶或硅胶圆管,在管头和管壁处设置有引流孔,在负压引流过程中,引流孔容易被人体组织碎片和引流液中的杂质所堵塞,进而引起管内负压不断增大,引流管逐渐变扁平,最后扁平的引流管内壁逐渐紧贴直至彻底堵塞,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换引流管重新引流,费时费力,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所以对于肠瘘、胆瘘、胰瘘等易出现引流不畅,普通引流管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引流效果极佳的双腔冲洗管,可以有效的避免引流管内引流通道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流效果极佳的双腔冲洗管,包含管体,所述管体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管体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管体一侧设有一体成型的锥形接口,所述锥形接口通过管体内部的出液通道连接管体末端的多个进液口,所述第一支管通过管体内部的进液通道与管体末端的出液孔相连,所述进液通道环绕出液通道设置在管体的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支管末端上固定有单向阀,所述第二支管与前述出液通道联通,所述第二支管末端固定有与负压机配合使用的螺帽,所述第二支管上还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末端固定有与前述螺帽配合使用的螺纹头。将管体末端固定在患者体内需要冲洗引流的位置,通过第一支管上固定的单向阀与生理盐水及消炎药水的药水瓶相连,在管体末端的锥形接口位置与集液袋的橡胶塞相连,生理盐水及消炎药水等液体通过环绕设置在出液通道外周侧的进液通道进入到患者体内,由于进液通道环绕设置,液体在进液通道内流动时,对进液通道外壁进行推动,即给管体内部一种四周侧向外的推力,可以有效保证管体内部出液通道不会闭合,可以有效保证引流的顺畅,并且可以通过在锥形接口上固定集液袋自然引流,也可以在第二支管末端与负压机相连后负压引流,自然引流时,通过第二支管上固定的螺纹头与螺帽固定后,将第二支管封闭。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管末端固定有防止螺帽掉落的限位环,所述第二支管末端还固定有防止螺帽及连接片滑动的固定环。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装置可以有效实现将患者体内脓、血、液体、坏死组织等导引至体外,并且通过第一支管对患者体内进行有效冲洗。
2.本装置使用时,生理盐水及消炎药水等液体通过环绕设置在出液通道外周侧的进液通道进入到患者体内,由于进液通道环绕设置,液体在进液通道内流动时,对进液通道外壁进行推动,即给管体内部一种四周侧向外的推力,可以有效保证管体内部出液通道不会闭合,可以有效保证引流的顺畅。
3.本装置可以通过在锥形接口上固定集液袋自然引流,也可以在第二支管末端与负压机相连后负压引流,自然引流时,通过第二支管上固定的螺纹头与螺帽固定后,将第二支管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日明,未经曾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2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