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布湿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8961.5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思思;张爱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兰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B23/00;D06B23/04;D06G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湿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布湿润装置,涉及纺织技术领域。该纺织布湿润装置,包括两个U形板,两个U形板之间设置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两个U形板相互靠近的一面,且左侧两个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表面位于左侧两个支撑腿之间的位置套接有发料辊。该纺织布湿润装置,通过设置U形板、滑块、斜板、弧形块、方形架和清理辊,而布料从左侧清理辊的下方和右侧清理辊的上方进行流过,同时设置第二滑槽、弧形板、竖杆和弹簧,进一步的可以使清理辊始终与需要湿润的布料接触,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布料上附着的灰尘和棉絮将会再湿润后无法清理,从而影响后期的布料加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布湿润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纺织布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纺织布进行湿润。
现有的对纺织布进行湿润的装置是直接对纺织布进行湿润,纺织布上附着的灰尘和棉絮将会在湿润后附着的更加紧密,后期难以去除,因此会给后期布料的加工造成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布湿润装置,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纺织布湿润装置,包括两个U形板,两个U形板之间设置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两个U形板相互靠近的一面,且左侧两个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表面位于左侧两个支撑腿之间的位置套接有发料辊,右侧两个支撑腿之间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位于右侧两个支撑腿之间的位置套接有卷料辊,上U形板位于传动轴上方的位置插接有进水管。
两个U形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开设有四个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每个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外部的一端铰接有斜板,斜板远离滑块的一端铰接有弧形块,弧形块远离斜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方形架,前后两个方形架之间设置有清理辊,每个斜板的前后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杆,且两个U形板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左右两侧套接在滑杆位于前后斜板内部的外表面上,且弧形板的上下表面插接有竖杆,竖杆远离清理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两个U形板相互靠近的一面,且竖杆位于弧形板与U形板之间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弧形板与两个U形板相互靠近的一面。
优选的,前侧两个斜板与后侧两个斜板均与U形板呈三角形排列,且斜板与U形板之间的夹角始终为锐角。
优选的,弹簧位于每个弧形板与U形板之间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个弹簧等距离分布在弧形板与U形板之间。
优选的,前侧斜板与后侧斜板相平行,且左右两侧斜板没有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竖杆靠近清理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数量与竖杆的数量相等。
优选的,前后两个方形架之间设置有联动轴,且清理辊套接在联动轴位于两个方形架之间的外表面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布湿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兰,未经张爱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8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测管和注浆管外压试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上料的称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