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化控制珩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9887.9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1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学文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B24B33/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齐海迪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控制 磨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孔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全自动化控制珩磨工具,包括微调杆和伺服电机,所述微调杆的输出端固设有珩磨杆,所述珩磨杆与所述微调杆通过张力预调螺母螺接固定,所述珩磨杆的外侧靠近所述张力预调螺母的一端套设有张力弹簧,所述珩磨杆的输出端卡合固定有珩磨斜面接触杆;采用弹性珩磨,即采用分体式只控制到产品最大尺寸,使用时先使珩磨头旋转,再通过伺服电机推动斜块使斜块压下微调杆,通过伺服电机推动斜块压下连接微调杆,退出珩磨头,通过与孔径检测设备和PLC连接控制,可实现无人干预,自动调节尺寸的全自动化生产,还可杜绝刀具卡死,造成的人身伤害和刀具工件损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化控制珩磨工具。
背景技术
珩磨,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也称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珩磨与孔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加工效率较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加工平面。珩磨后孔的尺寸精度为IT7~4级,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又称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又称镗磨。主要加工直径5~500毫米甚至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或更大。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加工平面、外圆面、球面、齿面等。珩磨头外周镶有2~10根长度约为孔长1/3~3/4的油石,在珩孔时既旋转运动又往返运动,同时通过珩磨头中的弹簧或液压控制而均匀外涨,所以与孔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加工效率较高珩磨后孔的尺寸精度为IT7~4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0.32~0.04微米。珩磨余量的大小,取决于孔径和工件材料,一般铸铁件为0.02~0.15毫米,钢件为0.01~0.05毫米。珩磨头的转速一般为100~200转/分,往返运动的速度一般为15~20米/分。为冲去切屑和磨粒,改善表面粗糙度和降低切削区温度,操作时常需用大量切削液,如煤油或内加少量锭子油,有时也用极压乳化液。
传统的珩磨头是刚性珩磨,容易引起卡死造成刀具和工件报废,并容易引起人身安全事故,且还需手动调整尺寸,效率低下。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全自动化控制珩磨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全自动化控制珩磨工具,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稳定,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化控制珩磨工具,包括微调杆和伺服电机,所述微调杆的输出端固设有珩磨杆,所述珩磨杆与所述微调杆通过张力预调螺母螺接固定,所述珩磨杆的外侧靠近所述张力预调螺母的一端套设有张力弹簧,所述珩磨杆的输出端卡合固定有珩磨斜面接触杆,所述珩磨斜面接触杆的顶端卡合有珩磨头,所述珩磨头的顶端卡合连接有珩磨块,所述珩磨块的外侧套设有珩磨杆外套,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斜块,所述斜块与所述微调杆的顶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上螺接固定有伺服电机安装座,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座与外部安装板螺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斜块的输出端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所述微调杆与所述张力预调螺母之间固设的所述珩磨杆的长度为10-50cm。
优选的,所述珩磨杆外套的内壁与所述珩磨块的接触面具有异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珩磨块的内部具有与所述珩磨斜面接触杆的直径相匹配的空心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学文,未经彭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9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敷热敷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去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