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1999.8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0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叶忠;坛思成;黄兵;李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30;F23G5/46;F23G5/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龙湖浩 |
地址: | 310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垃圾 焚烧 余热 锅炉 | ||
1.一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其包括炉膛(1)、给料装置(2)、返料装置(3)、下二次风口(4)、中二次风口(5)、上二次风口(6)、一次风箱(7)、布风板(8)、旋风分离器(9)和尾部烟道(10),炉膛(1)分为三个区域,由下自上分别是:预热混合区(Ⅰ)、炉膛燃烧区(Ⅱ)和炉膛换热区(Ⅲ);炉膛(1)由膜式水冷壁组成,前墙膜式水冷壁向前拱出形成前拱(Ⅳ),后墙膜式水冷壁向后拱出形成后拱(Ⅴ),锅炉一次风通过一次风箱(7)从位于炉膛底部的布风板(8)进入炉膛,作为锅炉物料流化风使用,二次风分3层布置,下二次风口(4)位于炉膛燃烧区(Ⅱ)前、后墙水冷壁,中二次风口(5)位于前拱(Ⅳ)和后拱(Ⅴ)上部拱形处,上二次风口(6)位于炉膛换热区(Ⅲ)前、后墙水冷壁,旋风分离器(9)与炉膛出口连接,旋风分离器(9)下部与返料装置(3)连接,返料装置(3)连通炉膛(1)的水冷壁后墙下部,尾部烟道(10)进口与旋风分离器(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前拱(Ⅳ)下部与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α1为65°~80°,前拱(Ⅳ)上部与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β1为5°~25°,后拱(Ⅴ)下部与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α2为65°~80°,后拱(Ⅴ)上部与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β2为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炉膛燃烧区(Ⅱ)顶端至布风板高度h为6.5m~8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前拱(Ⅳ)和后拱(Ⅴ)在炉膛下部形成大热容量、高物料浓度的燃烧空间,燃烧空间内敷设耐火耐磨浇注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旋风分离器(9)为汽冷式分离器,与炉膛(1)出口通过膨胀节连接,由管子和扁钢组成膜式壁结构,管内工质为蒸汽,与烟气接触的一面敷设耐火耐磨浇注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返料装置(3)为低阻力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尾部烟道(10)内根据设计需要布置有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19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