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滚筒轴承智能加脂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8991.4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7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祥;房白;刘祥兵;冯启林;王兆祥;倪超;王金钟;夏凯;李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8 | 分类号: | F16C33/78;F16C35/04;F16N7/38;B65G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滚筒 轴承 智能 润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轴承智能加脂润滑系统,现有技术油路设计复杂,润滑油耗大,轴承出现噪音或温度升高时不能及时发现。为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带式输送机滚筒、轴承座、轴承、油脂泵、PLC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该油脂泵配有储油桶和驱动电机,储油桶设置在油脂泵上,其底部与油脂泵的入口相通,油脂泵的出口连通一条高压软管,该高压软管的另一端设有快接接头,并通过该快接接头与轴承座的径向注油孔外端的快接接口相接,该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约润滑油脂,便于及时发现轴承故障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种矿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轴承智能加脂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等运行设备的轴承、滚筒都需要保持良好的润滑,煤矿井下遍布各种煤矿输送机等运行设备,环境狭窄,工作人员穿行其间,容易受伤。
2014.06.25公开的、公开号为CN 101823618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部集中润滑系统,包括供油主管路、将储油箱内的润滑油脂连续注入供油主管路的润滑泵、安装在供油主管路上的单向阀、分别与供油主管路的出油口相接的多个供油支路、多个分别安装在多个供油支路上的给油分配器、与供油主管路相连通的回油管路和安装在回油管路上的溢流阀,供油主管路的进油口与润滑泵的注油口相接,多个供油支路的出油口与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部所需润滑的润滑部位相接,回油管路的出油口接入储油箱内。该本润滑系统润滑均匀、连续、润滑可靠性好、润滑效率高,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油路设计复杂,加工困难,2.集中连续供油,润滑油耗量大,3.轴承出现噪音或温度升高时不能及时发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轴承智能加脂润滑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带式输送机滚筒轴承智能加脂润滑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滚筒,该带式输送机滚筒两端轴头分别设有轴承座和轴承,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座体、透盖和闷盖,座体包括环体部和底脚板,底脚板中部与环形部相切连接,二者一体成形,环体部上还开有一个径向注油孔,该径向注油孔内端与环体部内腔相通,其径向注油孔外端设有快接接口,环体部两侧的底脚板上分别开有固定孔,透盖呈环状,闷盖呈盘状,透盖和闷盖上分别开有多个环形分布的阶梯孔,每个阶梯孔内设有一个沉头螺钉,所述环体部两侧的相应部位上分别开有相应的螺纹孔,透盖和闷盖上的沉头螺钉一一对应地旋入螺纹孔,将透盖和闷盖固定在环体部上,透盖和闷盖从两侧夹紧轴承的外圈,且透盖、闷盖、环体部和轴承的轴心线均重合。
其还包括油脂泵、PLC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该油脂泵配有储油桶和驱动电机,所述储油桶设置在油脂泵上,其底部与油脂泵的入口相通,油脂泵的出口连通一条高压软管,该高压软管的另一端设有快接接头,并通过该快接接头与所述轴承座的径向注油孔外端的快接接口相接,所述环形部上还开有一盲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就安装在该盲孔内,该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相连。
正常工作时,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电机每隔一段时间(如12-16小时),自动启动运行5分钟后,自动停止。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轴承座温度升高,超过预定温度——如45℃时,PLC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向轴承座内的径向注油孔注油。
如此设计,相对于背景技术所述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部集中润滑系统,本专利反其道而行,变集中连续供油为分别单独、间歇供应,既保证了润滑效果,又节约了润滑油。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的长度可达数百米,通常配有多个滚筒,本专利采用快接接头连接,便于与滚筒互为配套,相互备用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8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道路环境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煤气化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