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9276.2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3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小珂 |
主分类号: | B65D85/808 | 分类号: | B65D85/808;B01F13/00;B01F1/00;B01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 |
地址: | 41305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管状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包括封闭的空心柱状主体;所述主体内具有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填充有浸泡物;所述主体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容纳空腔连通的渗透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过滤茶袋的主体设为空心柱状结构,使用时,柱状结构的一端在水中,其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渗透孔,水通过渗透孔进入主体内部与浸泡物接触,释放浸出物;另一端在容器外部,可以手持进行搅拌,控制浸出物的释放速度,且使浸出物与原有溶液混合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茶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过滤茶袋都是完全浸泡在水中,并通过悬挂绳等进行提拉。这种过滤茶袋不能控制浸出物的释放速度,且不能使浸出物与原有溶液混合均匀,例如在奶里面浸泡茶包,现有的过滤茶袋就不能使茶与奶混合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解决现有过滤茶袋不能控制浸出物的释放速度,且不能使浸出物与原有溶液混合均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包括封闭的空心柱状主体;所述主体内具有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填充有浸泡物;所述主体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容纳空腔连通的渗透孔。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物为茶、中药或速溶饮品粉中的一种。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形状为圆柱状。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为铝膜围成的圆管并在圆管两端进行热熔封口而形成。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形状为棱柱状。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为铝膜围成的棱管并在棱管两端进行热熔封口而形成。
再进一步的,所述渗透孔的直径为0.3mm-0.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过滤茶袋的主体设为空心柱状结构,使用时,柱状结构的一端在水中,其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渗透孔,水通过渗透孔进入主体内部与浸泡物接触,释放浸出物;另一端在容器外部,可以手持进行搅拌,控制浸出物的释放速度,且使浸出物与原有溶液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2、容纳空腔;3、浸泡物;4、渗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微孔铝膜管状过滤茶袋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封闭的空心柱状主体1,主体由铝膜制成的长圆管状结构,在两端进行热熔封口,进而形成封闭的空心柱状结构。由于采用铝膜制成,可以进行回收,更加环保。在所述主体1内具有容纳空腔2,所述容纳空腔2内填充有浸泡物3,浸泡物是在主体没有进行热熔封口时填充进去的,所述浸泡物3可以是茶、中药或速溶饮品粉,速溶饮品粉可以是咖啡或其它果味饮料等。所述主体1侧壁上均布有多个与所述容纳空腔2连通的渗透孔4,所述渗透孔4的直径为0.3mm-0.6mm,本具体实施例中为0.3mm。使用时,将主体1的一端放入水中,水会从渗透孔进入主体内部,浸泡物会释放其浸出物扩散到水中,使水变成茶水、药汤、饮料等。而且由于其柱状的结构,可以进行搅拌等动作,能够更好地控制主体内浸泡物释放浸出物质的速度,便于该浸出物与其它溶液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小珂,未经曾小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9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