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窗型射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9340.7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7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骏;王刘成;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18 | 分类号: | H01J35/18;H01J35/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窗型 射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线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侧窗型射线管,包括外壳、阴极、阳极和铍窗,所述阳极从外壳的一侧穿入并与外壳固定,所述阴极固定在外壳的另一侧,所述阳极和阴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铍窗安装在与阳极垂直的外壳侧壁上,玻窗与阳极靶面相对,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端窗型管中X射线发射角被限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线管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侧窗型射线管。
背景技术
SMT(即表面贴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业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使用SMT技术可使电子产品缩小体积40~60%、减轻重量60~80%。微焦点X射线管被广泛应用于SMT的检测上,一般此类的X射线管运用的是端窗型管,阴极和阳极成90度夹角,铍窗在阳极一端,X射线从铍窗过滤发出,由于玻窗是安装在管壳上的,所以铍窗大小是小于管壳端面大小的,这样X射线的发射角就会被限制,也就限制了工作时检测的面积,导致检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窗型射线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端窗型管中X射线发射角被限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窗型射线管,包括外壳、阴极、阳极和铍窗,所述阳极从外壳的一侧穿入并与外壳固定,所述阴极固定在外壳的另一侧,所述阳极和阴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铍窗安装在与阳极垂直的外壳侧壁上,玻窗与阳极靶面相对。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玻璃材质一体成型,所述外壳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的圆柱体组成,阴极安装在直径较小的圆柱体内,铍窗与阳极设置直径较大的圆柱体上。
优选的,所述阴极由多层级片构成,电子束由多层级片聚集形成细电子束轰击在阳极靶面上形成微焦斑。
优选的,所述阴极由五层级片构成,五层级片从左到右依次为公共端级、栅控级、加速级、聚焦A级、聚焦B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铍窗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大小及位置不受限制,可以形成很大的发射角,增加了检测效率;阴极由多层级片构成,可以提供足够细的电子束,能够在阳极靶面激发出几微米的焦斑,检测过程稳定,检测结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阳极、2阴极、3外壳、4铍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侧窗型射线管,包括外壳3、阴极2、阳极1和铍窗4,阳极1从外壳3的一侧穿入并与外壳3固定,阴极2固定在外壳3的另一侧,阳极1和阴极2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铍窗4安装在与阳极1垂直的外壳3侧壁上,玻窗与阳极靶面相对,具体的,外壳3为玻璃材质一体成型,外壳3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的圆柱体组成,阴极2安装在直径较小的圆柱体内,铍窗4与阳极1设置直径较大的圆柱体上,将铍窗4设置在外壳3的侧壁上,其大小和位置不再受限制,可以形成很大的反射角用以检测物体,工作时检测面积不再受限,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9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大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线切割切片机主辊综合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