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刀结构及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0184.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1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詹森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赵梦雯;艾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及其 机构 | ||
一种风刀结构及其机构,其中该风刀结构更包含一风刀主体,该风刀主体具有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在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的下端设有一倾斜的前刀口,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具有一进气连接管,此外,提供一种风刀机构,主要透过进气连接管连接于该空气过滤装置,该空气过滤装置提供过滤后的空气到该风刀主体,利用前刀口将压缩空气对一基板加以清洁、干燥;由于该风刀主体与基板为垂直配置,因此该风刀主体与基板间的距离更短,可供外接的空气来源设备在低耗能的模式下即可对基板加以吹干或干燥,达到节能的主要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对基板表面的吹干或干燥的机构,特别是指一种风刀结构及其机构,其具有节能及增进吹气效率的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大面积的基板的干燥清洁装置大多使用风刀结构,利用干燥空气吹拂基板表面,将基板上的残留溶剂及水分去除。
目前业界使用的风刀结构如图1所示,风刀500与悬吊统(图未示)乃以37度角的倾斜角度θ1配置,但是这样的配置会造成风刀出口501与基板A之间的距离受限,且吹气效率较差;且风刀500的配置更造成主体无法与基板A拉近距离,若强迫拉近风刀500后出口碰撞基板A,但是风刀500与基板A间距过大则会必须增加风力,但是这样却造成厂务耗能的问题,若没不增加风力那么基板表面就可能残留溶剂及水分。
此外,习用的风刀500采用调整主体的位置,一般来说主体在长时间使用下受到重力而有逐渐下垂的问题,且又因倾斜风刀500的配置,造成装机前测试阶段较为复杂繁琐,测试耗时,造成人力成本提高。
如何改善习用结构的缺失,乃相关业者积极克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改善上述的缺点,风刀结构以垂直的设置,使风刀主体与基板之间可拉近距离,气流通过狭窄狭缝后,刀口方向就形成一道气流,有效节省厂务供给的效能及成本,并提升吹干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当风刀本体与基板间距缩短后,可有效节省装机前的工序步骤,借此缩短时间,达到节省时间与成本的效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可达到上述目的的结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风刀结构,该风刀结构主要包含有:一风刀主体,该风刀主体由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所构成,该第一本体设有至少一第一气流通道,该第二本体更设有一与该第一气流通道相连接的进气连接管,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的下端的具有一倾斜状的前刀口,该前刀口与该第一本体形成一风刀夹角,该风刀夹角介于30度至50度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更包含有一第三本体,所述的第二本体连接在该第一本体前端,并形成该前刀口,该第三本体连接在该第一本体的后端,且该第三本体与该第一本体之间设有一第二气流通道,该第三本体与该第一本体的下端具有一沿着后刀口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风刀主体进一步更包含有一第三本体,该第二本体连接在该第一本体前端,并形成该前刀口,该第三本体连接在该第一本体的后端,且该第三本体与该第一本体之间设有一第二气流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三本体下端更设置有一后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风刀主体垂直于一基板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前刀口与该第一本体的风刀夹角为40度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风刀主体上端更设有一悬吊装置,该悬吊装置具有U型的连接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风刀主体上端更设有一悬吊装置,该悬吊装置具有H型的连接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悬吊装置可为矩形。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该悬吊装置选用钣金件或者钢材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0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