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茶用的高效杀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0523.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1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覃榆茏;韦静峰;陈佳;邓慧群;龙启发;吴永华;于毓林;黄雪兰;潘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茶用 高效 杀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茶用的高效杀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与杀青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杀青箱内壁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分别与两个滑块滑动连接,两个滑块分别固定设置在U型架的两侧,U型架一侧的中部与第一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制茶用的高效杀青装置,通过在杀青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设有的电动液压缸,在下料的时候,带动杀青滚筒推出杀青箱的内部,避免工作人员手部的烫伤;通过在杀青箱的内壁的底端固定设有的第一半圆加热板,以及通过电动液压缸输出端的第二半圆加热板,可以均匀的对杀青滚筒的侧壁进行加热,避免降低杀青的质量,影响茶叶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制茶用的高效杀青装置,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现有技术中的杀青装置在下料的时候,需要人工将茶叶取出,由于箱体内部的温度较高会对人的皮肤造成损伤,且加热不均匀会影响杀青的效果,从而降低茶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茶用的高效杀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热不均匀以及下料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茶用的高效杀青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与杀青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杀青箱内壁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与两个滑块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固定设置在U型架的两侧,所述U型架一侧的中部与第一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液压缸的一端与杀青箱内壁的一边侧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分别与杀青滚筒的两端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穿过U型架的一侧壁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杀青滚筒的侧壁开设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一侧铰接设有下料门,所述下料门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且所述卡槽开设在条形通槽的另一侧,所述杀青箱内壁的底端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内壁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板,所述杀青箱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二电动液压缸,所述第二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半圆架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半圆架板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二加热板,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设有下料箱,所述杀青箱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分别固定设有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第一电动液压缸开关、第二电动液压缸开关和电机开关,所述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第一电动液压缸、第二电动液压缸和电机分别通过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第一电动液压缸开关、第二电动液压缸开关和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杀青箱一侧的一端铰接设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嵌设有观察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杀青滚筒的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的内部均嵌设有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箱的内壁的一侧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门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茶用的高效杀青装置,通过在杀青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设有的电动液压缸,在下料的时候,带动杀青滚筒推出杀青箱的内部,避免工作人员手部的烫伤;通过在杀青箱的内壁的底端固定设有的第一半圆加热板,以及通过电动液压缸输出端的第二半圆加热板,可以均匀的对杀青滚筒的侧壁进行加热,避免降低杀青的质量,影响茶叶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0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蒿菜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通信网络维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