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果蝇培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0653.4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9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贤;肖波;韦载娲;柯尊记;李清华;谭洁;邹珍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国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1 | 代理人: | 谭连香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果蝇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果蝇培养器,属于果蝇培养器械领域。包括下瓶体、上瓶体和瓶塞;下瓶体呈下大上小且上部开口的锥形结构,上瓶体的下部呈锥筒结构,上瓶体的上部柱筒结构,上瓶体的上下均开口;上瓶体可拆地盖于下瓶体的上部开口上,瓶塞塞于上瓶体的上开口处,解决果蝇培养器不利于清洗、不利于果蝇幼虫的挑选和不方便对幼虫的精准喂药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蝇培养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果蝇培养器。
背景技术
果蝇科果蝇属昆虫,约1000种,广泛用作遗传和演化的室内外研究材料,尤其是黑腹果蝇易于培育。黑腹果蝇生活史短,在室温下不到两周。黑腹果蝇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已经大量使用在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上的研究。现有的果蝇实验室培养中,常采用锥形瓶做为培养器。锥形瓶存在如下缺陷:1.锥形瓶瓶口小,瓶身较长,在果蝇培养的前后均不利于清洗。2.不利于果蝇幼虫的挑选和对幼虫的精准喂药。3.果绳培养器中已有果蝇成虫时,打开盖体对果蝇进行喂药时,果蝇成虫容易飞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果蝇培养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果蝇培养器,包括下瓶体、上瓶体和瓶塞;所述下瓶体呈下大上小且上部开口的锥形结构,所述上瓶体的下部呈锥筒结构,所述上瓶体的上部呈柱筒结构,所述上瓶体的上下均开口;所述上瓶体的下部可拆地盖于所述下瓶体的上部开口上,所述瓶塞塞于所述上瓶体的上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下瓶体的锥形结构的锥度与所述上瓶体的锥筒结构的锥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下瓶体外侧的上部设置有卡柱,所述上瓶体下部设置有卡口,所述下瓶体、上瓶体通过所述卡柱、卡口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瓶体和上瓶体均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投喂孔,所述投喂孔上下贯通所述瓶塞或设置在所述上瓶体的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投喂孔上设置有可拆的孔塞。
进一步的,还包括投喂器,所述投喂器包括投喂药物或添加物管、注射器和连接管,所述投喂药物或添加物管一端插入所述投喂孔内,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注射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注射器内装有果蝇药物或添加物。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用于果蝇培养时,果蝇幼虫放置在下瓶体后,将上瓶体盖在下瓶体上,将瓶塞于上瓶体的上开口处;由于上瓶体和瓶塞之间具有微小间隙,或下瓶体和上瓶体之间会具有微小间隙,瓶内空气可与外界连通,不会造成瓶内完全密闭。喂药或挑选幼虫时将瓶塞打开或直接将上瓶体拿起,即可方便幼虫的挑选,也可将药物或添加物直接滴于幼虫附近,易于实现幼虫的精准喂药,减少药物或添加物的浪费。由于下瓶体、上瓶体和瓶塞均为可拆结构,这样下瓶体和上瓶体均可将手伸入进行清洗,清洗过程简单便捷。
2.本实用新型中,下瓶体、上瓶体通过卡柱、卡口卡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可以有效防止下瓶体、上瓶体因误碰而分离,防止上瓶体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投喂孔,可以通过投喂孔对果绳成虫进行投喂药物或添加物,由于投喂孔较小,果蝇成虫不易飞出。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投喂器与投喂孔连接,投喂时,将液体药物或添加物装入注射器内,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可实现定量投喂药物或添加物,防止有果蝇成虫时果蝇成虫的跑出。注射器可以是注射泵,通过可设置定时的注射泵,定时定量给予药物等其他添加物,减少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未经桂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0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
- 下一篇:生态网箱养殖系统